皇帝将这些点点滴滴看在眼里,原本因选择匮乏而焦灼的心,渐渐被欣慰与笃定所取代。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此后,皇帝几乎将永玥带在了身边,无论是批阅奏折、召见臣工,还是私下休憩,都让永玥随侍在侧。他不再只是考察,而是开始倾囊相授,将自己毕生积累的治国经验、驭下之术、乃至那些不可言说的帝王心术,一点点灌输给这个他选定的继承人。永玥亦聪慧勤勉,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飞速成长。
在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乾清宫内烛火通明。皇帝摒退所有宫人,独自一人立于案前,提笔的手虽因久病而微颤,落笔却异常坚定。他亲手写下了传位诏书,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写罢,他凝视良久,亲自用蜡封缄,然后命唯一的心腹太监,搬来梯子,将那关系着帝国未来的诏书,郑重地藏于“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了却了这桩最大的心事,皇帝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身心俱疲之余,又想起一桩事。永玥虽好,但其生母静妃的位份,相较于未来皇帝生母的尊荣,似乎还是低了些。恰在此时,永玥的嫡福晋、富察氏的女儿顺利诞下了一位健康的小皇孙,为皇室开枝散叶,带来了新的希望。
皇帝龙心大悦,认为这是双喜临门的天大吉兆,当即下旨,晋封静妃何玉蓉为静贵妃,以示恩宠,并抬高其身份,使其更匹配未来皇帝生母的崇高地位。永寿宫一时风光无两,贺喜之人络绎不绝。
然而,这番立储、教导、以及晋封的操劳和短暂喜悦,似乎也彻底耗尽了皇帝最后的心力。静贵妃晋封的喜庆气氛尚未在宫中完全散去,皇帝便因一场看似寻常、却来势汹汹的风寒彻底倒下了。这一次,任凭太医们使出浑身解数,用尽珍稀药材,汤药如流水般送入乾清宫,却已是回天乏术。皇帝自己比谁都清楚,他生命的烛火正在急速黯淡,油尽灯枯之时已至。
乾清宫内外,一片压抑的悲戚。烛火在穿堂风中摇曳不定,映照着一张张惶恐或悲伤的面孔。皇帝于病榻之上,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召来了宗室亲王、军机大臣与诸位心腹大学士。
他气息奄奄,声音微弱却异常清晰,当着所有人的面,由心腹太监颤声宣读了那封藏于“正大光明”匾后的传位诏书——传位于皇六子永玥。
诏书宣读完毕,一身孝服的新帝永玥跪在榻前,恭敬叩首接旨,声音哽咽却坚定:“儿臣……遵旨!必不负皇阿玛所托!”
朝堂重臣们跪伏在地,山呼万岁,声音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肃穆而沉重。
完成了这最后一项使命,乾隆皇帝,这位曾开创盛世、也曾晚年纵情声色的帝王,眼中最后一点光芒终于彻底散去,手臂无力地垂落,阖然长逝。
“皇上——驾崩了!”
沉重哀恸的报丧声从乾清宫传出,很快,紫禁城内九门次第响起的沉重丧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铅灰色的天空下,白雪纷纷扬扬地落下,覆盖了朱红的宫墙和金黄的琉璃瓦,仿佛要将所有的辉煌、阴谋与欲望一同掩埋。
然而,权力的交接从未真正停止。一个属于新帝永玥和静贵太妃(即将晋升为太后)的时代,正伴随着这漫天的飞雪与哀钟,悄然拉开了序幕。深宫之中,无数人的命运,即将迎来新的洗牌与未知的波澜。
喜欢综影视之不晚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综影视之不晚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