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秦哲嘴角勾起一抹奇异的笑容,如同狐狸看到了鸡,“陛下,钱这东西,对有些人来说,不就是个数字吗?尤其是…对那些家里粮仓堆得冒尖、库房金子压塌地的…大老爷们!”
他顿了一下,迎着李世民疑惑探究的目光,声音陡然清晰起来,带着一种指点江山的自信:
“草民给陛下支一招!保管粮食滚滚来!钱也滚滚来!还能让陛下您…名垂青史!”
“哦?何策?” 李世民眼神锐利如刀。
“立一块碑!” 秦哲猛地一挥手,指向长安城方向,“一块大大的石头!就立在长安城外最显眼的地方!找最好的石匠刻字!名字就叫…‘贞观赈灾功德碑’!”
他眼中闪烁着精光,语速飞快:
“然后,陛下您就昭告天下!关中遭灾,朝廷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然粮秣不足!特此立碑,凡我大唐官员、勋贵、商贾、士绅,捐粮者,捐钱者,皆按数额大小,铭刻姓名于其上!捐粮千石者,刻大名!捐粮万石者,名字刻大点!捐粮十万石者,名字刻在最顶上!字用金的!让所有人一进城,抬头就能看见!千秋万代,人人传颂!”
他越说越兴奋,手舞足蹈:
“陛下您想!那些世家门阀,那些富可敌国的商贾,他们缺粮缺钱吗?不缺!他们缺啥?缺名啊!缺面子啊!缺一个让子孙后代都敬仰的机会啊!谁不想在皇帝立的碑上,留个大大的名字,名垂千古?谁不想让全天下都知道他们乐善好施,急公好义?捐点粮食银子,就能买一个流芳百世的美名!这买卖,划算到姥姥家了!”
李世民听得呼吸都微微急促起来!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芒!此策…简直直指人心!抓住了豪门巨贾最根本的软肋——名!
“可是…” 李世民强压激动,抓住关键,“粮从何来?空口白牙…”
“有粮出粮!有钱出钱!” 秦哲立刻接上,眼中闪烁着市侩的算计,“朝廷用他们捐的钱,去买粮!去南方粮仓买!去运河沿线买!买来的粮食,不就有了?朝廷有了粮,再行第二策——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 李世民咀嚼着这个词。
“对!” 秦哲重重一拍大腿,“陛下您想,灾民为啥流离失所?没吃的!为啥没吃的?地旱了!为啥旱了?水利没修好啊!光给粮食,那是救一时!救不了根!不如把粮食当作工钱!发动灾民去修水利!挖渠!引水!建水库!加固堤坝!修路!建桥!让他们干活,凭力气换饭吃!这样,灾民有了活路,不会生乱!朝廷得了劳力,修了水利,以后再也不怕旱!这活命的路也修了,千秋万代的基业也打下了!这叫什么?这叫双赢!赢两次!花小钱办大事!一本万利!”
他唾沫横飞,手在空气中用力挥舞:
“您想想!一边是功德碑高高竖起,名字金光闪闪!那些老爷们为了留名,拼了命地捐粮捐钱!一边是灾民们热火朝天修水利,凭力气吃上饭!朝廷省了钱,办了大事,还得了民心!陛下您这名声,那还不得…啧啧啧…千古一帝啊!”
“千古…一帝…” 李世民喃喃重复着这四个字,胸中那股被灾情压抑的豪情和雄心,被秦哲这番市侩却无比精准、极具操作性的“毒计”彻底点燃!如同火山爆发!堵塞的思路瞬间贯通!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壮阔的画卷——巍峨的功德碑矗立长安城外,金光闪闪的名字熠熠生辉;渭水河畔,百万灾民挥汗如雨,开凿出纵横交错的水网;荒芜的土地变成沃野千里,再无旱魃肆虐…
“哈哈哈!好!好!好——!” 李世民猛地爆发出一阵酣畅淋漓的大笑!笑声在龙首原空旷的田野上回荡,惊起一群飞鸟!他用力拍着秦哲的肩膀,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欣赏和激动,甚至带着一丝遇到知音的狂喜:
“秦哲!好你个秦哲!此二策!环环相扣!切中要害!毒辣精准!直指人心!妙!妙极!哈哈哈哈!好一个‘千古留名’!好一个‘以工代赈’!有此二策,何愁灾荒不平!何愁盛世不兴!”
他笑声渐歇,目光如炬,扫过这片贫瘠却充满生机的土地,扫过秦哲那张带着痞笑却深藏智慧的脸,斩钉截铁道:
“李君羡!”
“臣在!”
“即刻回宫!传朕旨意!命工部、户部、将作监主事,即刻到承天门外候旨!朕要…立碑!”
“秦卿!” 李世民再次看向秦哲,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这‘以工代赈’之细则,还需你详细道来!此二策,朕记你头功!”
夕阳的金辉洒落在龙首原上,将帝王的玄氅和古惑仔头子的粗布短褂染成同样的金色。窝棚的阴影被拉得很长,而一条由刻刀和汗水浇筑的赈灾之路,正从这片荒原出发,轰然撞向贞观元年的历史车轮!秦哲咧着嘴,看着李世民眼中那燃烧的帝王之火,无声地笑了。他知道,这盘棋,他押对了。
喜欢大唐有一帮古惑仔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唐有一帮古惑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