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沉吟道:“不如这样…经义题保留,但不出虚论。 可出:‘《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结合当前摊丁入亩、新政惠民之策,谈谈你的见解。’如此,既考了经典,又紧扣时政,引导士子关注民生。”
长孙无忌也表示同意:“玄龄公此议甚妥,新旧结合,方为平稳之道。”
孔颖达见三相意见统一,也只好点头认可。
接着,又为算科考题争论起来。儒家博士认为考《九章算术》即可,教授黄却直接抛出一道复杂应用题:“‘今有龙首原制衣坊,女工五百人,每日可成衣两千件。引入新式缝纫机后,效率提升三倍。若订单增至每日万件,需增购几台缝纫机?增雇多少女工?’”
博士们听得头晕眼花,算学名家却抚掌称妙:“此题妙极!贴合实务,非死算数者能解!”
医科考题,针头刘与医家传人合作,出了“论述伤寒与鼠疫之区别及防治要点”、“设计一灾区防疫流程”等实用题目。
工科考题,则由墨家与陈老田等红棍工匠商议,出了“如何改进水车效率””等题。
整个文议厅,在教授黄这个“异数”的不断“搅局”和下,考题迅速向务实、应用、创新的方向倾斜。传统的儒家学者虽倍感不适,但在房、杜的引导和龙首原众人提供的无可辩驳的现实需求面前,也不得不逐渐接受这种变革。
文武两厅,虽风格迥异,却目标一致。
一个要选出能冲锋陷阵、脚踏实地锐士。
一个要选出能经世致用、造福一方干才。
喜欢大唐有一帮古惑仔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唐有一帮古惑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