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长安,太极殿。
大朝会正在进行,议题原本是李世民极力推动的“提升行政效率章程”。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正顶着黑眼圈,陈述着精简公文、明确权责、限时办结的初步构想,台下百官听得昏昏欲睡又暗自叫苦。
就在此时,殿外一声急促的高喊打破了沉闷的朝议。
“报——!”
“朔州!八百里加急军报——!”
一名风尘仆仆、汗透重衣的信使,在两名金吾卫的搀扶下,几乎是跌撞着冲入大殿,扑倒在地,双手高高举起一封插着赤羽的信函,声音嘶哑却清晰无比:
“陛下!秦王殿下急奏!契丹…契丹王庭大会已毕!联盟长窟哥决意…举族内附!其部众已开始收缩牧群,不日即将南下!秦王殿下已命秦、侯二位将军整军待发,问…问陛下…长安之策…可曾商定?!催促…催促陛下…速速决断安置之策!殿下言…言…‘坑须先挖好’!”
静。
死一般的寂静。
方才还在为效率章程头疼的满朝文武,瞬间如同被一道惊雷劈中,全都僵在了原地。
“什…什么?”一个大臣下意识地喃喃自语。
“契丹…真…真的答应了?”另一个官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这么快?!”
短暂的死寂之后,整个太极殿“轰”的一声炸开了锅!惊呼声、质疑声、议论声如同潮水般涌起。
“肃静!”李世民猛地从龙椅上站起,一声厉喝压下了所有嘈杂。他虽然早已从李积之前的密报中知晓了秦哲的提议,也做了心理准备,但万万没想到契丹的决定来得如此之快,如此决绝!
他接过内侍急步送上的军报,快速扫过,上面李积的字迹清晰描述了契丹大会的过程和结果,以及秦哲那句带着粗鄙却无比急切的催促。
一股巨大的兴奋和成就感瞬间冲上李世民的头顶,让他几乎要大笑出声!成了!竟然真的成了!兵不血刃,便将一个拥众十万的强悍部族收入囊中!
但这兴奋只持续了一瞬,立刻被一股更庞大的焦虑和紧迫感所取代。
甜蜜的悲哀!真是天大的甜蜜,也是天大的悲哀!
他这边…这边关于如何安置的详细章程,还只是在几位重臣之间初步议定,连朝会都还没开始详细讨论啊!秦哲那边…竟然已经把生米快煮成熟饭了!
“该死!”李世民忍不住低骂了一声,声音在寂静的大殿里格外清晰。他用力将奏报拍在龙案上,目光如电,扫视着台下依旧处于震惊和混乱中的百官。
“都听到了吗?!”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急切,“契丹!十万部众!百万牲畜!已经动身南下了!”
“秦王在朔州,已经为朕,为大唐,把最难的第一步踏出去了!他把人给朕劝来了,甚至已经派兵去接了!”
“现在!”李世民的手指重重地敲着龙案,发出咚咚的响声,敲在每个人的心上,“轮到我们了!轮到我们长安的朝堂了!”
“朕不管你们之前有什么想法,有什么争论!今天!就在此刻!就在这太极殿上!所有人!只议一件事!如何安置契丹!”
他猛地一挥手,对殿侧的内侍和中书舍人下令:“传朕旨意!即刻命国子监、弘文馆所有博士、学士、及优秀学子入朝!今日罢黜其他一切事务,所有朝臣,包括这些未来的栋梁,都给朕集思广益!今日日落之前,必须给朕拿出一个能够即刻执行的章程来!”
“速度!速度!速度!”李世民连说三个速度,语气急如星火,“秦王和边军在前方争分夺秒,朕不允许后方有丝毫拖沓!开始!”
皇帝的雷霆之怒和前所未有的紧迫感,瞬间压倒了所有杂音。百官凛然,迅速意识到此事已非寻常朝议,而是一场必须当场解决的危机应对。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立刻出列。房玄龄率先开口:“陛下,臣等前日所议‘定所、立约、通路、示范、尊重、立威’之策,可为框架。然需即刻补充细则。首要便是‘定所’!营州以北,潢水流域具体划界,需立即确定,并快马通知营州都督张俭,令其即刻清场、筹备接应!”
杜如晦紧接着道:“立约之权责条款细则,臣可即刻与中书、门下官员拟订,今日必成条文。安抚使人选,陛下既已定唐俭,应令其即刻准备使团、赏赐、仪仗,随时准备出发!”
这时,一位身着简朴麻衣、气质沉静的中年官员出列,是墨家当代的代表巨子:“陛下,臣墨家愿效微劳。若安置地选定,臣可即刻率领门下精通筑造之弟子,携…携朝廷新制‘红砖’与‘水泥’之法,前往为契丹部众建造坚固屋舍、仓廪,助其安身。只是不知…朝廷将作监于此二物之储备与工匠调配,是否充足?”他说完,目光看向工部尚书。
工部尚书立刻出列回应:“回陛下,红砖窑厂已扩增三处,水泥日产亦有所提升。若墨家巨子需用,工部可全力配合,调拨物料与熟练工匠听候差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有一帮古惑仔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唐有一帮古惑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