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行人带着驴子深入青龙山深处,驴背上驮着不少的日常用品。
阿爷依旧拿着根棍子走在最前头,走过蜿蜒曲折的山路,穿过狭窄的山谷,从日出走到日落,终于走到了山谷里。
阿爷拄着锄头站在山谷口望着山谷:“那片矮坡上的玉米和下头沙地的红薯藤都黄了,怕是都可以采收了,趁着这些天天气好,咱赶紧把粮食收了,别等下下雨就烂在地里了。”
掰玉米的活计比挖红薯要轻松些,第二天,一大早。大伯娘就领着家里的几个女眷往玉米地走,桃丫背着小背篓,蹦蹦跳跳走在玉米地的前方,停住脚喊:“娘你看!这玉米须都红透啦!”
大家凑过去,只见那株玉米秆比月妍的胳膊还粗,深绿色的玉米叶,褐红色玉米须被风一吹就轻轻晃着。
嫂子伸手握住苞叶往下一捋,“咔嚓”一声脆响,玉米棒就落了手。她指尖剥开玉米粒儿:“这玉米,比家里田地的玉米长得还好!”
桃丫急着要掰,大伯娘笑着按住她的手:“慢些慢些,先把苞叶扒开半截,看到玉米熟了再掰,没熟就多长几日。”
说着就示范了起来。
桃丫学得快,掰下一个就往竹筐里扔,很快就装满了一筐。下午的日头斜了些,玉米地里的竹筐已经满了十来个。
大伯娘把最后几个玉米棒放进筐,直起腰捶了捶背,看着满地的玉米,眼里满是笑意:“照这速度,两三天就能收完。”
桃丫抱着个大玉米棒,剥了粒儿往嘴里塞,甜得眯起眼:“娘,晚上咱煮玉米吃好不好?我要吃最大的!”
另一边的红薯地更热闹。大伯扛着锄头走在前头。阿爷跟在后面,手里攥着根竹棍,时不时扒拉两下草:“这片地去年松过土,今年的红薯准能长得好。”
永平哥已经挽起袖子,蹲在地里瞅,忽然指着一处土包喊:“爹,这儿土鼓了起来,下面估计有个大红薯!”
大伯走过去,锄头尖轻轻贴着土缝往下扎,再往旁一撬,“哗啦”一声,一串红薯就带着湿泥滚了出来。红皮裹着土,最大的那个比永平哥的拳头还大,小的几个挤在旁边,像一串胖娃娃。
永吉赶紧蹲下身,指尖蹭掉红薯上的浮泥,露出红得发亮的皮:“爹,你看这皮多光滑,肯定甜!”说着就想往嘴里啃,被阿爷笑着拍了下手:“洗都没洗,当心吃坏肚子。”
永祥拎着竹筐过来,两人小心翼翼地把红薯往筐里捡,怕碰破了皮。偶尔遇到埋得深的,永祥就伸手往土里刨,指甲缝里很快塞满了泥,却笑得咧嘴:“你看我这颗,比你那个还大!”
永吉不服气,又扒拉着土 找 ,两人时不时比一比,引得阿爷和大伯直乐。
大伯把最后一锄头土撬起来,又挖出一串红薯,直起身子擦了擦汗:“今天差不多了,先歇息歇息,剩下的明天继续。”
阿爷看着堆在田埂上的红薯,点点头:“这红薯,长势喜人。”
傍晚,一家人坐在山洞前的空地上,阿爷摸出旱烟袋,烟丝燃了起来,冒出淡淡的青烟。
他吸了口烟,望着远处的田地说:“这山谷没白种,冬天的粮食又多了不少。”
大伯也跟着点头,手指在地上画着圈:“这里的土肥得很,开春咱得多开垦几亩,再种些花生,肯定能有好收成。”
“阿爷!”月妍突然凑过来,指着不远处的水潭说,“咱在水潭边开片水田种水稻行不行?”
阿爷愣了愣,随即拍了下大腿,声音都提高了几分:“好丫头!行!太行了!咱还得多开垦几亩水田!你这小脑瓜转得就是快!”
大伙都笑了起来,永吉也跟着拍手:“种水稻好!我还能在田边捉蝌蚪!”
月妍又接着说:“阿爷,水稻需要水,这里有水潭就不缺水,我们可以挖条水渠,把水引到田里去。而且稻田里还能养鱼、养鸭子,一举两得!”
永平哥听了点点头:“养鸭子的话,得把水潭周围围起来,不然鸭子去水潭,该污染咱自己喝的水了。”
大嫂也开口:“阿爷,这山谷大,咱得好好规划规划。家里养的鸡、猪和兔子,也能在这里多养一些,西南角那边低一些,咱在那边养些家畜家禽正合适,就是得打点土坯或者捡点石块做猪圈鸡窝。”
月妍听到“搭土坯”,小眼睛一转,心里想着既然山谷四面都是高山,不如把山谷打造成隐居的世外桃源,心里想着嘴上也说道:“阿爷,既然要打土坯,那咱多打点,我们在山谷口搭一个高高的土坯城墙吧!”
阿爷和大伯一听忙问:“妍丫头,这城墙是个什么章程?”
“山谷口窄,用土坯墙和石块一围,再在墙外种些荆棘爬藤。这样一来,山谷就是咱家的世外桃源了,这城墙既能防着青龙山深处的猛兽;要是以后有战乱或者逃荒,咱也能来这里躲一躲。”
大伯听完:“妍丫头,这城墙工程不小啊,咱一家人能行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