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紧迫,分秒必争,
在将恩师陈子壮安抚好后,由太子朱慈璧口述,礼部尚书老陈笔录,
“唰,唰,唰,唰……”
数道圣旨一气呵成,朱慈璧阅朗后,自怀中取出随身携带的太子玉玺,
“噔,噔,噔,噔……”
稳稳盖上,旋即令锦衣卫指挥佥事牟国卿,派遣其麾下锦衣卫往各处传旨!
此时,已经是南明弘光元年,满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五月二十三,
天空,也已经开始微微放亮,估计约为卯时(早上五点)左右,
稍作休整之后,太子朱慈璧、礼部尚书陈子壮,两人在锦衣卫指挥佥事牟国卿、侍卫统领常应俊率领的余下一众锦衣卫和大内侍卫的护卫下,开始启程朝着出逃南京时与马士英等人议定的杭州城东进……
与此同时,五月二十二,
南明杭州城,一场大型政治风暴也随着弘光朝内阁首辅凤阳总督马士英与邹太后等人的到来,在孕育之中……
弘光帝朱由崧出逃南京时,曾跟首辅马士英商定,兵分两路逃离,
一路自然是弘光帝朱由崧和太子朱慈璧等人,
另外一路为首辅马士英和邹太后等人,
双方约定于五月二十二,到杭州汇合。
此时,已经是五月二十三,首辅马士英、邹太后等人已经于昨天傍晚成功到达杭州城,现正在城内休整!
而以弘光帝朱由崧、太子朱慈璧为首的一路人马,除弘光帝朱由崧被满清抓获押送北京外,剩下的以太子朱慈璧为首之人,此刻还在离杭州80公里开外的芜湖之地,全力东进!
而此时的杭州城,汇集着南明弘光政权最后的一手底牌,
包括太后邹氏、潞王朱常汸、内阁首辅凤阳总督马士英、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阮大铖、
以及原山东巡抚,麾下掌管包括5000辽东铁骑在内,共五万大军,现正陈兵杭州上江一带,拱卫杭州的,挂职兵部左侍郎的朱大典,
佣兵一万余人,现驻防杭州城内,挂镇南将军印的武将方国安,
拥有两万多水师,现驻守杭州湾的武将定海总兵王之仁等人!
可以说此刻的杭州附近,依然有南明大军,将近十万左右,依旧拥有一战之力!
而由豫亲王多铎统帅的中路清军主力,还驻守在离杭州百里之外的南京附近,
此时的杭州,暂时是安全的!
正在全力东进疾驰的太子朱慈璧,虽已于昨夜提前派遣锦衣卫赶赴杭州传旨,但因路途遥远,显然无法在一夜之间抵达杭州。
而已经准时抵达杭州城的马士英、邹太后等人,因另一路以弘光帝朱由崧、太子朱慈璧为首的人马未能按时抵达,
须臾之间,
南明弘光朝内阁首辅、凤阳总督马士英,弘光朝邹太后,
两人成为此刻南明弘光朝实际的掌权者,执南明弘光朝之牛耳。
特别是内阁首辅马士英,成为南明弘光朝的掌舵者,
可以一言决定、南明弘光朝之生死存亡!
一时之间,内阁首辅马士英成为南明弘光朝天下之望,权势滔天……
公元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五月二十五,
杭州城,南明临时行宫,
“马大人,怎么样,已经过去三天了,
是否有皇帝和太子的消息传来?”
坐于上首,一名年约五十,满身贵气的贵妇,朝堂下正中间站着的,一名同样,年近五十,满脸英气的老者发问道,
在老者两侧,还分别站有四人。
此五人,正是此刻杭州城内南明弘光朝仅存的中枢大员。
而那刚才发问的贵妇,正是弘光帝朱由崧的母后,南明邹太后。
至于那堂下正中央站着的满脸英气的老者,正是南明弘光朝内阁首辅凤阳总督马士英。
而在其左边,站着的两名文官,
分别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阮大铖,
总督五万大军陈兵杭州上江拱卫杭州挂职兵部左侍郎的朱大典。
其右边,站着的两名五将,
分别为杭州城一万五千守军统领———镇南将军方国安,
杭州湾两万五千水师统领——定海总兵王之仁。
听到邹太后发问,内心焦虑但面上不显的内阁首辅马士英回道,
“启禀太后,老臣目前得到的最新消息是,
数天之前,陛下和太子去了芜湖黄得功所部,现正与追击的清军激战,
想来不日,就会有消息传来,
有黄得功所部数万大军的保护,陛下和太子现下应该是安全的,
太后暂时无需挂念!”
对于黄得功此人,邹太后还是知道的,
此人不仅会统兵,而且武艺高强,更关键的是,还对皇室忠心耿耿,想来有此人护驾,
皇帝和太子,现在暂时应该也是安全的,估计杀退追击的清军之后,就能一家团聚,
毕竟如今福王一脉,只逃出来太后邹氏、弘光帝朱由崧、太子朱慈璧三人,
邹太后自然是挂念无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挽天倾之南明复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