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清军大营此刻负责执勤的主将见,中军大营又遭到朱大典的偷袭,自顾不暇,没有及时传出追击的命令,
等击退朱大典所部2000辽东铁骑的进攻后,想要再派骑兵追击之时,
2万清河大军,早已经向东逃的不知所踪!
无奈只能收兵回营!
等清兵主帅准塔和各部主将清醒后,皆是傻眼,
“喝酒误事,喝酒误事啊!”
主帅准塔,叹息不已!
事到如今,也只能接受,
一边下令接收清河重镇和清江浦之地,
一边下令追查那昨夜冲击大营的明朝骑兵来自哪里!
六月二十,
清河大战清军大胜的消息传出后,
刘泽清部余下总兵柏永馥,大恐,
于六月二十二,
率部投降,
至此,淮安之地,彻底为清廷所有!
与此同时,
突围的两万清河守军,与此前逃窜的一万五千漕运官兵,在黄河入海口、滨河湾附近意外相逢,遂合兵一处!
合兵之后,在牟国栋的统领下,三万五千清河大军北上海州,
于六月二十五,与隆武帝的三万五千海州大军,成功会师于海州,
两万清河守军被隆武帝尽数编入勇卫营!
一万五千漕运兵,及其所携的一千多艘战船,则全部交由亲卫营水师大将施琅负责重新整编,
同时在海州沿海之地,招募五千当地渔民,充入施琅水师,扩充至两万,更名为东海水师,进驻海州军港,负责掌控东海海域,防止清军南下,
原来要去绍兴杭州湾一带驻守训练水师的亲卫营大将施琅,因海州军港太过重要,故水师移驻海州,
至于绍兴杭州湾一带,则交由郑鸿逵的长江水师驻守!
加上郑成功的福建水师,郑彩的金门水师,陈奇策的广州水师,王之仁的定海水师,
此刻,南明水师共六支,其中福建水师5万,金门水师3万,东海水师2万,定海水师2万,长江水师2万,广州水师2万,共16万大军!
其中郑鸿逵长江水师、郑成功福建水师、郑彩金门水师,共10万大军,虽然也听从隆武帝的调令,但控制权却在福建郑氏手中,
而施琅的东海水师、王之仁的定海水师、陈奇策的广州水师,北、中、南,三部共6万大军,则由隆武帝控制,
加上沛国公朱大典所部两万勇卫营大军和新任勇卫营总兵牟国栋新整编的所部两万勇卫营大军,
此刻,隆武帝亲自掌控的嫡系大军扩充至十万,收拢强军的任务顺利完成!
六月二十八,
留下4万水路大军,包括沛国公朱大典所部2万勇卫营,含5000辽东铁骑,补充1500清河骑兵而成!
由沛国公朱大典统领,负责驻守海州城、朐山城和东海城三城!
2万东海水师,由施琅负责,协防三城的,同时控制东海海域,
加紧水师训练,提升战力,防止清军山东水师、辽东水师南下!
如此,4万水路大军,一起守卫南明第一座北方军港——海州港!
为保住海州这座重要的中转站,也是南明的第一座军港,
隆武帝朱慈璧,可谓是把自己手中能用的牌都出了!
陆上,
勇卫营参将孙嘉绩领5000大军守朐山城,
参将张同敞领5000大军守东海城,
沛国公勇卫营统领朱大典,亲自领大军守海州城,
海上,施琅率2万新编东海水师,驻东海岛水域,协助三城防守!
以求打造更加坚固的南明海州军港,以防清军水路两部大军大举进攻!
安排好海州军港防御后,
六月二十九,隆武帝在新任勇卫营总兵牟国栋率2万新编勇卫营大军的保护下,
由定海总兵王之仁所部剩下1万水师的护航下,南下南明新都广州而去!
六月三十,
逃亡于海上的东平伯刘泽清,也上岸投降清军,
自此,清军攻占了除海州之外的整个淮安之地!
清军大胜,但貌似好像又失去了什么,
隆武帝这次北上同样大胜,不仅收获了巨额财富,收编了3.5万多清河水路大军,
更加关键的是还在淮安之地,扎下了一个钉子——海州军港,
不仅可以进攻京杭大运河,威胁清军粮道,还开辟出来了一条海上出兵路线,可以随时从海路出兵威胁清廷大后方的京师东大门天津、山东、辽东等沿海之地,
将战火燃烧到清廷境内,使其不能安稳发展,以平衡清、明两国之整体实力,
为大战之后的和议,做准备!
六月底,历经多番探寻,清军东路军统帅准塔,总算查明,那支从后方突袭自己的南明骑兵源自何处,
乃是淮安沿海的东北海州之地!
深入调查后,准塔于炎炎夏日竟惊出一身冷汗,
“海州,此地竟然如此关键,
西进可顺河道直击京杭大运河,截断我大清南下运粮要道,
北上,可借海路进击我大清京师之地!
南下,则能沿江攻打南京,
不可,海州此地至关重要,绝不能落入南明之手,
本帅要立刻上书摄政王,率军征伐海州!”
喜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挽天倾之南明复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