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六四五年,满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闰六月二十六,寅时,下午三时许,
福建泉州府南安县安平镇,郑府,大厅,
风尘仆仆刚刚从福建水师驻地金门赶回来的郑成功,手中拿着亲信交给他的满清使者招降郑芝龙的招降信,
以及册封郑芝龙为满清闽粤总督、闽南王的满清圣旨,
面色凝重地质问,端坐于大厅正中首座的其父亲郑芝龙道,
“父亲大人!您难道当真要投降那满清鞑子?
父亲大人,满清暴虐无道,扬州十日,您忘了吗,
满清屠杀我汉人子民无数,身为汉人,您怎会如此糊涂要投降那敌人满清呢!”
郑成功双目赤红,言辞中尽是愤恨与痛心。
闻言,郑芝龙脸色一沉,冷哼一声道:
“我决心已定,如今局势已然明朗,南明气数将尽,投降大清,方能保我郑家富贵荣华,又有何不可?”
“富贵荣华?
父亲,您莫非忘却了我们乃汉人,忘却了祖宗的基业?”
郑成功怒不可遏,双手紧握,手中的信和圣旨都已经被其揉得皱皱巴巴。
“哼,你这黄口小儿懂得什么!
休要再阻拦于我!”郑芝龙甚是不耐烦,挥手示意。
此时,后堂中听闻他们父子俩争吵的,郑芝龙的妻子、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忙匆忙赶来,见此情形,
赶忙劝解道:“一官,森儿也是为了咱郑家着想,你不妨再斟酌斟酌。”
郑芝龙却充耳不闻,拂袖而去道,
“无需多言,我决心已定,当即刻随大清使者,前往清军大营。”言罢,便要在亲兵的簇拥下转身离去。
一旁的郑成功,凝视着父亲郑芝龙那即将要远行的身影,
咬牙切齿道,
“父亲,倘若您执意如此,那就休怪孩儿……!”
说着郑成功就要拔刀,
那刀刚拔出一半,一旁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就赶紧扑了上来,并抱住儿子郑成功的肩膀,大声呵斥道,
“森儿,不可,他可是你的亲生父亲,万万不可如此啊!”
闻听此话,郑成功身体一僵,手中的刀也停在半空中,眼中满是痛苦与挣扎。
“母亲,您让我放过他!
他这是叛国投敌,我怎能眼睁睁看着不管呢!”
郑成功声音颤抖,泪水在他眼眶中打转。
田川氏依旧紧紧抱住他,唯恐他乱来,泣声道:
“森儿,他纵然有错,可他却是生你、养你的亲生父亲啊。
咱们再想想别的办法,切不可如此冲动,丧失理智,莫要做出让自己后悔一辈子的事啊!!!”
前面的郑芝龙脚步一顿,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长子郑成功,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好像在说森儿,你演的太过了,
不过感情很是到位啊,为父我都分不出真假啊!”
但却很快又恢复了冷漠。
只听郑芝龙冷哼一声后,继续朝外走去。
“父亲……”
郑成功声嘶力竭的大喝一声,
那声音能穿破云霄,直击人的灵魂深处,
但郑芝龙却不为所动,心中还在为自己森儿的演技疯狂点赞,
“不错,不错,吾之森儿成了 !”
见父亲郑芝龙决心如此,郑成功也无可奈何,
只好脱下自己身上的铠甲,上前几步,亲自给自己父亲郑芝龙披上,
“父亲大人保重!”
见状,一旁的郑鸿魁也劝郑芝龙不要轻信清廷的许诺,劝其不要轻易离开军队,否则很有可能会被清军挟持。
“四弟,你也莫要多言,好好辅佐森儿,有他掌握我郑氏大军,清廷必然不敢诓我,
何况还有大清摄政王圣旨在此,怎么可能作假!
还不快给我,速速退下!”
此时的郑芝龙,已经被清军的封王许诺,给深深的迷惑了,而且其自恃长子郑森,能节制自己下手的二十万大军,
有此强军在手,清廷必定不敢对自己轻举妄动。
于是,郑芝龙仅带了数百侍卫离开了,
郑成功望着父亲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最终,他缓缓将刀插回刀鞘,闭上眼深吸一口气,说道:
“母亲大人,您放心,孩儿不会冲动行事。
但父亲今日之举,我绝不认同。
我定会以自己的方式,守护我汉人江山,保住我郑氏基业!”
看着父亲郑芝龙那逐渐远去的背影,
郑森快步来到门外,对着自己父亲郑芝龙那远去的背影,高声大喝道,
“若父亲一去不回,那孩儿将来自当亲率大军,攻灭满清,为父亲你报仇”。
郑成功之所以如此说,主要还是他内心深处对郑芝龙的主意十分抗拒,
毕竟他学了十几年的儒学,儒家忠君爱国的思想已经在其脑海中烙下了很深的烙印,
虽然内心之中接受了郑芝龙“家大于国”的思想,但却不认可郑芝龙投降清廷已谋取家族利益的看法,
毕竟在他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挽天倾之南明复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