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内阁首辅陈子壮的提问,朱慈璧微微一笑,
手杖一指新都江陵城,所在的汉江平原说道,
“朕之所以选择定都于江陵,乃是综合各方面的考量!
首先作为一国之都城,军事防御考量,当为第一位!
大家来看江陵所在的江汉平原,
其西面为武当山、荆山、武陵山,
西南则为雪峰山,
东南为幕帛山、连云山、九领山,
东面则为大别山,
东北为桐柏山,
北面还有南北走向的大洪山,
南边乃是西边横贯武当山、荆山与武陵山,东部则横穿大别山、幕帛山、连云山、九岭山的大河——长江。
也是龙盘虎踞、易守难攻之地,
加之,春秋楚国、东晋安帝、南齐和帝、南梁元帝、后梁时期、隋末萧铣、唐末五代十国之高氏荆南王,七朝皆定都于此,
可见,江陵城的龙气,不比南京城差,甚至还强,
毕竟楚国定都江陵,享囯411年!
而定都南京的朝代,没有一个超过400年的,
可见江陵城,王气之盛!
只要守住长江东边出入口九江,西边出入口宜昌两地,
东、西、南三面,有长江大河环绕,无忧!
且我朝水师战力强大,守住九江和宜昌,两地不成问题,
剩下的,只需要全力驻守北面即可!
而北面进入江汉平原的通道,只有三条,
一条为西北的汉江通道,一条北面的涢水通道,
另外一条为发源于东北桐柏山的淮河通道,
只要守护好,此三条通道,则新都江陵城,所在的江汉平原无忧!
先说第一条西北的汉江通道,
汉江从北向南连接长江,在这条汉江通道上,有两座城池特别重要,
一座为北面满清控制下,大军云集的襄阳,
一座为襄阳南下必经的荆门重镇,
荆门重镇,已经被我朝通过领土战略要地置换,拿在手中,且现在还有5万大军驻守,一时当无忧!
而东北的汉江通道和北面的涢水通道,中间为南北走向的大洪山脉,
北面的涢水通道,也有两个重要军事重镇,
即,北面满清控制下的枣阳,和其南面我朝五万大军驻守的随州,
而剩下东北发源于桐柏山的淮河通道,
其最重要的武胜关和信阳城,两地也都在我朝之手,且如今亦有大军五万,驻守此地!
如此,北面便可修筑东起荆山山脉,经重镇荆门,过大洪山山脉,再经重镇随州,至桐柏山山脉的武胜关、信阳城之地的我南明朝之荆信长城防线!
并驻扎大军于荆门、随州、武胜关、信阳,四地,
如此四地,就可和长江东边出入口九江城,西边出入口宜昌城,连为一体,组建北面第一条长江、长城之江城防线!
当然,荆信长城,此刻已经在两湖总督堵胤锡的监督下,250多万两湖百姓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已经完工!
一条荆信长城防线还是太过于单薄,
故,朕下令两湖总督堵胤锡,同时开挖从宜昌到荆门之地的江汉运河,将长江和汉江连接为一体,
江汉运河,也已经大体完工!
如此,不仅减少了长江中游宜昌、荆州之地的洪涝灾害,
还将汉江变为了大江,成为新都江陵城的北面汉江防线,
汉江防线会成为新都江陵城北面的第二条防线,
通过自北向南流入长江的汉江和涢水,我朝的军用物资和兵源补给,
就可逆流快速送到第一条防线荆信长城脚下,
如此,北面两条防线,互相配合,可阻挡对面襄阳、枣阳、淮河之地的清军南下,
诸位爱卿,这样一番营造下来,新都江陵城所在的江汉平原,
是不是比如今已经失去淮河之地的旧都南京所在的江东平原,更安全!”
听完隆武帝朱慈璧关于新都江陵城防的建设,内阁首辅陈子壮等朝臣眼前一亮,
齐声道,
“陛下圣明!”
“哈哈哈哈……,爱卿们过誉了,
朕之选择定都江陵城所在的江汉平原,军事防御、王气考量只是一部分,
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进攻,为了北伐中原!”
隆武帝朱慈璧,看着江汉平原北面的襄樊之地,西北的汉中、关中之地和东面的黄淮之地,目光坚定的说道!
闻言,一旁的内阁首辅陈子壮,立刻捧眼道,
“陛下,还请明示,如何凭借我南明新都江陵城所在的江汉平原,实现北伐中原之大业?”
朱慈璧看了一下自己身边会来事,会捧场的内阁首辅陈子壮一眼后,
指着地图道,
“众爱卿,请看,我南明新都江陵城所在的江汉平原,
乃天下之中,水运、路运交通都十分便利。
东、西方向,中间有长江黄金水道,可东连南京,西接成都!
南、北方向,则有汉江连接沅江,涢水连接湘江,两条河运可沟通南、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挽天倾之南明复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