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竹地方政权,是元明时期由藏传佛教,白教帕竹噶举派建立的政教合一的政权,
以朗氏家族为核心,以丹萨替寺为中心,统治西藏!
帕竹政权通过军事扩张,击败萨迦政权后,
于公元1354年,获元朝册封大司徒,正式确立了其统治西藏的政治地位。
与此同时,中原之地,
公元1367年,朱元璋先后击败陈友谅、张士诚后,
于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社稷于紫金之巅,建元洪武,立国大明!
之后,立刻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纲领,
派徐达、常遇春,率领25万明军,分两路推进,北伐中原,
采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策略,避免孤军深入,
同时利用政治宣传瓦解北元民心,
先取山东、河南全境,切断元大都南部屏障;
之后沿运河北上,
于同年八月,攻克元大都(今北京),迫使元顺帝北逃上都!
战后明朝将大都改称北平府,
设立北平六卫驻守,并以该城为基地,持续追剿北元残余势力至蒙古沙漠以南区域。
为巩固北部边疆,明军随即在燕山山脉修筑居庸关、古北口等关隘,
构建长城防御体系,后又扩展设立大宁、开平、东胜三卫,形成防线,
由此奠定了,明朝前期北方边防格局。
此防御布局,使北平成为明朝北方军事枢纽,
直至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前,累计驻军规模达北平六卫,兵力超过5万人,为后续永乐帝,北伐奠定了后勤保障基础,
也间接促成了永乐帝的靖难之役,夺取侄儿建文帝的皇位,自己成为永乐大帝!
洪武二年至五年间,明军以北平为基地持续北伐,
西路军出居庸关,追击北元大军至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
东路军经古北口,扫荡辽西地区!
中路军深入漠南草原,实施扫荡作战!
与此同时,
派汤和、廖永忠通过海路南征,先后攻克福建、广东、广西。
北伐、南征,大获全胜后,西北地区仍被元朝残余势力,如扩廓帖木儿、李思齐等,及吐蕃部族控制,威胁新生的大明政权。
故,明太祖朱元璋采取先北后西战略,
在1368年攻克大都后,随即发动西征以肃清西北边患,并打通与西域的联络通道。??
公元1369年,
明太祖朱元璋派?徐达,率常遇春、冯胜等名将渡黄河西进,
三月克西安,四月招降临洮李思齐,
八月攻破庆阳,歼灭张良臣势力,
至十二月彻底控制陕甘全境。??
?此役,共消灭20万元军主力,
将西北纳入明朝版图,为后续经营河西走廊奠定基础。??
公元1377年,又派征西大将军邓愈、沐英率军,
分兵三路突袭吐蕃腹地,追击至昆仑山,
缴获牲畜十余万,设立洮州卫,推行汉番混编驻防制度。??
构建甘州-河州-洮州防线,确立以茶驭番的经济政策,
实现边疆治理从军事征服向制度化转型。??
之后派冯胜,率西路军攻占兰州、永昌、肃州,招降瓜州、沙州,
但因徐达中路军败退而未继续西进,仅修筑嘉峪关作为防线。??
?此战明军虽控制了河西走廊,
却因补给困难,而放弃继续深入西域,
形成了关西七卫,如哈密卫、罕东卫,以维持对西域间接影响的羁縻统治格局。??
相比云南的直接管辖,西北采用卫所与羁縻结合的统治制度,导致后期控制力逐渐减弱。??
公元139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蓝玉对青海藏区发动了第二次西征,
在今天阿尔金山无人区周围,追击消灭了蒙古土司哈咎部,
战后,西藏帕竹地方政府见状,表示投诚。
至此,明朝顺理成章地继承了大元在西藏地区的统治!
青藏高原各地蒙古势力全部荡平,大明统一了整个青藏高原!
战后,明朝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及俄力思军民元帅府,
分别管辖今西藏中部、东部及西部阿里地区,
形成军政合一的治理体系。??
但,这些机构的负责人,皆由西藏本地首领担任,
明朝不派官员进藏任职,仅通过颁发官印和委任状维持名义上的统治。 ?
明朝对西藏宗教领袖采取“多封众建”政策,
敕封三大法王——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
及各级僧官,确立其政治地位与宗教权威。??
地方官员如宗本(相当于县长),需经明朝中央任命,
兼具地方行政官与中央命官双重身份。??
明朝推行宗本制度,以取代元朝的万户制,
设立了13个宗城堡,宗本由大明中央任命,并兼任地方官职!
同时?,西藏地方官员若触犯法律,明朝中央政府可直接惩处,体现司法管辖权的直接行使。??
明朝通过定期朝贡制度,强化了西藏与中央的政治联系,
确立了大明中央政权认可的西藏地方政府治理西藏的合法性!
帕竹政权第五代执政者札巴坚赞,在明朝支持下进入全盛期,并推动西藏地区经济与法律改革。
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敕封札巴坚赞,为灌顶国师、阐化王,赐玉印、白金、巴茶等。
札巴坚赞在其执政的47年中,由于措施得当,实施教派民主,从而带来了其辖区内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空前繁荣。
第十代执政者阿旺札西札巴,于公元1510年即位后,
因年幼不能执政,由仁蚌巴·错结多吉喜,代理执政8年,
由此仁蚌巴家族,开始逐步掌控帕竹政权!
喜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挽天倾之南明复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