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流水线的微光
2016年的深冬,深圳龙华区的电子厂车间里,刺骨的寒风从紧闭的窗户缝隙里钻进来,却抵不过车间内数百台机器运转产生的热浪。22岁的林晓燕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手指在流水线上机械地重复着拧螺丝的动作,每天12小时,日复一日。
“晓燕,快点,这道工序跟不上了!”组长的催促声像鞭子一样抽在她身上,她下意识地加快了手上的速度,指尖被冰冷的金属边缘划出一道细小的伤口,鲜血渗出,她却只是用袖口随意擦了擦,继续埋头干活。
林晓燕来自湖南湘西的一个偏远山村,那里交通闭塞,土地贫瘠。为了给患有严重哮喘的母亲凑医药费,也为了让弟弟能继续读书,她高中毕业后就跟着同村的人来到深圳打工。电子厂的工作枯燥而辛苦,每个月3000多块的工资,她只留下几百块作为生活费,其余的全部寄回家里。
夜晚,挤在八人间的宿舍里,姐妹们都睡着了,林晓燕却常常望着窗外的霓虹灯发呆。她想起小时候在山坡上放牛时,看着远处连绵的群山,心里总想着:山的那边是什么?如今,她来到了“山的那边”,却发现这里的世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流水线的工作看不到未来,她就像一颗被遗忘的螺丝钉,在庞大的工业机器里默默消耗着青春。
有一次,母亲的哮喘病突然加重,家里打来电话说需要立刻住院。林晓燕急得团团转,她翻遍了所有的积蓄,还差2000块钱。她厚着脸皮向工友们借钱,却遭到了不少白眼。最后,还是同村的张姐偷偷塞给她2000块钱,说:“晓燕,拿着吧,家里的事要紧。”那一刻,林晓燕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改变现状,不仅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还要帮助像张姐一样善良的人。
第二章 命运的转折点
2018年,短视频平台开始兴起,车间里的姐妹们休息时都喜欢刷短视频打发时间。林晓燕也跟着下载了一个,起初只是看个热闹,后来她发现,很多人通过短视频分享自己的生活,甚至有人通过短视频卖东西赚钱。
有一次,她刷到一个老乡分享家乡的土特产,通过短视频平台卖出了很多。林晓燕心里一动,她想起自己的家乡有很多优质的土特产,比如外婆手工制作的腊肉、妈妈种的猕猴桃、山上野生的金银花等等,这些东西在城里很少见,如果能通过短视频卖出去,说不定是一条出路。
可是,她一没资金,二没经验,三没资源,怎么开始呢?她犹豫了很久,直到有一天,车间里来了一个新的技术员,叫陈阳。陈阳是大学生,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林晓燕鼓起勇气向他请教关于短视频和电商的问题,陈阳很耐心地给她讲解,还推荐了一些学习资料给她。
从那以后,林晓燕每天下班后就留在宿舍里学习,她对着手机屏幕,一点点摸索短视频的拍摄和剪辑技巧,学习电商平台的运营知识。有时候,为了弄明白一个问题,她能熬到凌晨一两点。工友们嘲笑她:“晓燕,别做白日梦了,我们这种人还想当老板?”林晓燕没有反驳,只是默默地把这些话记在心里,当作前进的动力。
2019年初,林晓燕终于攒够了5000块钱,她毅然辞掉了电子厂的工作,回到了家乡。回到村里,她遭到了家人和村民的反对。母亲说:“晓燕,你怎么回来了?深圳的工作不是好好的吗?回来能有什么出息?”村民们也议论纷纷:“女孩子家,不好好打工,回来瞎折腾什么?”
面对质疑和反对,林晓燕没有退缩。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家人,她说:“妈,我想试试通过短视频卖我们家乡的土特产,这样既能照顾您,又能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家乡的好东西,说不定还能带动村里的人一起致富。”在她的坚持下,家人终于同意了。
第三章 艰难的起步
林晓燕的家乡地处深山,交通不便,网络信号也不好。为了拍摄短视频,她每天要走好几里山路,去寻找合适的拍摄地点。有时候,为了拍一个日出的镜头,她凌晨三四点就要起床;有时候,遇到下雨天,山路泥泞,她摔得满身是泥。
刚开始拍摄的短视频,画质粗糙,内容单调,根本没有人看。她很沮丧,甚至想过放弃。但一想到母亲的期盼和自己的誓言,她又重新振作起来。她不断学习别人的拍摄技巧,改进自己的视频内容。她开始拍摄家乡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土特产的制作过程等等,还邀请村里的老人和小孩出镜,让视频更有烟火气。
为了把土特产卖出去,她还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先是物流问题,村里没有快递公司,她每次要把货物运到几十公里外的镇上才能发货。其次是包装问题,土特产的包装简陋,容易损坏。还有就是信任问题,很多网友担心买到的东西不好,不敢下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用户93280660的新书请大家收藏:(m.20xs.org)用户93280660的新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