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将军府,门楣上“瀚海安澜”四个鎏金大字尚散发着新鲜的桐油气味,此刻却已被一层薄雪覆盖,唯有檐下悬挂的赤底金纹潜龙旗在风雪中猎猎作响,旗面上怒涛翻涌的蛟龙图腾若隐若现。
暖阁之内,炭火烧得极旺,驱散了江南冬日特有的湿寒。刘封只着一件玄色常服,衣摆处以暗金丝线绣着细密的瀚海波纹,正与一身青衫的陆逊俯身于巨大的淮南沙盘之前。沙盘上山川毕现,城池俨然,代表各方势力的小旗错综复杂。陆逊手持竹鞭,正指向合肥新城的位置,分析着魏将王凌近日来的频繁调防。
“报——!”阁门外传来近卫沉稳的通报声,“庞宏大人有紧急要事求见!”
“进。”刘封头也未抬,目光仍锁定在沙盘上的寿春一带。
阁门开启,带进一股凛冽的寒气与几片飞旋的雪花。年过花甲的庞宏顾不得拍打肩头的积雪,双手捧着一卷以五色蜀锦精心装裱的奏表,步履略显急促地走到近前,面容因激动和寒意泛着红光,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主公!成都八百里加急送至!此乃蜀主刘禅亲笔签署,蜀汉文武百官联名上奏的——劝进表!”
刘封执旗的手在空中微微一顿。他缓缓直起身,目光从沙盘移向那卷在烛光下流光溢彩的锦缎奏表。他接过表文,触手只觉得沉甸甸的,不仅因其用料考究,更因其所承载的分量。展开绢帛,一股混合着蜀地特有香料的墨香扑面而来。表文以极其工整遒劲的汉隶书写,辞藻华丽,铺陈淋漓。
开篇便是泣血锥心之笔,痛陈汉室四百年江山如何倾颓,桓灵昏聩,董卓乱政,曹丕篡逆,将刘氏皇权旁落、神器蒙尘的悲剧渲染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充满了亡国之痛与孤臣孽子的悲愤。继而,笔锋陡然一转,以磅礴气势颂扬刘封的功业:“王上本汉室之胄裔,虽命运多舛,而天命不改。昔收交州,开拓南疆万里;破荆南,复我汉家故土;平江东,一统东南半壁。赫赫武功,威加四海;昭昭德政,泽被苍生。功业之盛,盖越齐桓、晋文;德行之彰,远超管仲、乐毅。”
颂扬之后,表文切入核心,指出如今天下三分,南方抗曹势力虽众,然号令不一,形同散沙,面对北方强魏,时有倾覆之危。故“臣禅昧死百拜,泣血上陈,恳请王上念及高祖创业之维艰,光武中兴之不易,顺天应人,俯从民望,进位称王,立国为‘瀚’,总领荆、扬、益、交四州牧,承续汉室之正统,凝聚南方之人心,以安天下亿兆黎庶,以图克复中原之伟业”。表末,蒋琬、费祎、董允等文臣,以及姜维、廖化、张翼等武将的签名与官印赫然在列,密密麻麻,营造出一种“蜀中万众一心”的态势。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刘禅的皇帝玺印之旁,还加盖了昔日刘备授予刘封、后又收回的“宜亭侯”旧印拓样,其用意不言自明。
“连‘瀚’这个国号,还有这方旧印,他们都替孤想周全了。”刘封轻笑一声,指尖轻轻拂过绢帛上那方鲜红的“宜亭侯印”拓样,语气带着几分嘲讽,随即将奏表递给身旁的陆逊,“看来成都城内,有些人比我们自己还要心急。”
陆逊双手接过,凝神细览,片刻后沉吟道:“文辞缜密,情理交融,尤其是对主公昔日身份的提及与功业的肯定,意在消弭过往芥蒂,重塑法统。这‘总领四州牧’之议更是高明,既避开了直接称帝的敏感,又在实质上赋予了王权。蜀中诸公,至少在明面上,已无人敢逆此大势。”他的目光落在姜维的签名上,微微蹙眉,“只是不知,姜伯约签署此表时,心中作何感想。”
三日后的朔望大朝会,金陵文武百官齐聚刚刚修缮一新的宣政殿。殿外风雪呼号,殿内却因充足的炭火而温暖如春,气氛庄严肃穆。鸿胪寺卿手持象牙笏板,走到殿中,以一种异常庄重悠长的声调,开始朗声宣读这封来自成都的劝进表。洪亮的声音在空旷高耸的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清晰地敲击在在场所有人的心坎上。
表文甫一读完,年逾古稀、德高望重的张昭便率先出列,手持玉笏,因激动而声音有些发颤:“蜀主此议,高瞻远瞩,至公至诚!此非为一己之私,实乃为天下苍生、汉室社稷存亡计!忆昔关羽君侯兵败麦城,先帝(指刘备)悲恸之下,一时失察,致王上蒙受不白之冤,此乃汉室之大不幸!今蜀主此举,正是追悔前愆,匡正名义!王上自潜龙出渊,定交州,平荆南,收江东,联巴蜀,文治武功,旷古烁今!瀚王之立,非为僭越,实乃重续汉祚、凝聚南方之枢机,天命所归,人心所向!”
“臣等附议!”武将行列中,丁奉声如洪钟,抱拳喝道,甲胄铿锵作响,“我瀚军数十万将士,自王上于交州重整旗鼓之日起,便誓死追随!如今王旗所指,三军效命!唯愿王上早正‘瀚王’之名,如此则名正言顺,号令天下,挥师北伐,克复中原,以雪国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封御三国:潜龙问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封御三国:潜龙问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