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七年元月初一,黎明前的黑暗浓重如墨,金陵城在凛冽的寒风中苏醒。昨夜一场罕见的冻雨,将玄武湖的万顷碧波彻底封冻,残存的枯荷断梗被晶莹冰凌包裹,宛如一柄柄斜插在巨大琉璃镜面上的青铜剑戟,在熹微晨光中反射出森冷寒芒。然而,这天地间的肃杀之气,早已被另一种更为炽热、磅礴的人间气象所冲散——今日,是刘封正式昭告天地臣民,受封“瀚王”,建立瀚国,统摄交、荆、扬、益四州之地的旷世大典。
辰时三刻·王府寝宫
寝宫内烛火通明,温暖如春。刘封仅着中衣,立于一面等人高的蟠龙纹铜镜前,神情肃穆。八名训练有素的侍从屏息凝神,正为他逐层穿戴那套繁复而庄严的十二章纹衮服。玄色上衣象征天,纁色下裳代表地,其上以金线、彩绣精心织就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种图案,每一种都承载着天命与权力的至高寓意。当最后一条绣有云海纹样的玉带系妥,一名内侍躬身捧来那顶最为重要的九旒冕冠,玄表朱里,前后各垂九串玉珠,象征着王者对天地四方的洞察。
刘封却微微抬手,示意暂缓。他的目光越过璀璨的冕冠,投向一旁兵器架上那柄用锦缎包裹的剑。“取它来。”他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侍从小心翼翼地将那柄剑奉上。刘封亲手将其系于玉带之侧,冰冷的剑刃贴着重绣的衮服,形成一种极具张力的对比。这柄剑,是当年“湘水之盟”时,赵云留给他的信物。
恰在此时,庞宏手持一卷刚绘制完成的《四州疆域总图》:“主公,大喜!益州七郡最新户籍田亩册已全部送达,入库封存!姜维将军亦派快马呈上陇西详尽防务图,并附亲笔信,言愿效犬马之劳!”他哗啦一声展开那幅巨大的绢图,只见交州、荆州、扬州、益州四片广袤疆土被用浓烈的朱砂线条巧妙地勾勒连接,竟形成了一头昂首欲飞、爪牙毕现的狰狞蛟龙形态,龙首傲然北望,正对着中原腹地,寓意不言自明。
刘封凝视着地图上那片已纳入掌中的壮丽山河,目光最终落在那象征蜀地的龙腹之处,嘴角微不可察地扬起一丝弧度。
巳时正·南郊圜丘祭坛
祭天仪式在南郊新筑的圜丘举行。三百面蒙着蛟龙皮的巨鼓同时擂响,低沉雄浑的鼓声如同大地的心跳,震得祭坛四周松柏上的积雪簌簌落下。文武百官、各国使臣、以及获准观礼的士绅百姓,按品级肃立于寒风中,呵出的白气连成一片。
刘封身着全套冕服,腰佩利剑,踏着以朱砂染就的毡毯,缓步登上高达九重的汉白玉圜丘。他的步伐沉稳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时代的节点上。身后,以庞宏、陆逊为首的文武重臣队列肃然,但细微之处仍可见暗流涌动:张昭等江东旧臣不时用眼角余光扫视着蜀地降臣的代表,观察着他们面对此情此景的神色;由蒋琬、费祎派来的蜀汉正式使团成员,则个个面色凝重,手中紧握的玉圭已被冷汗浸湿;大将王平、丁奉按剑立于武将班首,锐利的目光如同鹰隼,在观礼台角落的曹魏使团席位处停留了足足三息,无形的压力弥漫开来。
最高潮的时刻到来。司礼官唱诵完告天祝文,将镌刻着“瀚王刘封,恭承天命,抚有四州,永绥兆民”的玉版投入熊熊燃烧的圣火之中。玉版在烈焰中发出噼啪的爆裂声,青烟直冲云霄。紧接着,刘封拔出腰间那柄意义非凡的断剑,奋力斩断拴着象征四州水土的巨型青铜鼎的赤色绳索。巨鼎轰然倾覆,来自交州的朱砂、荆州的黄土、扬州的青泥、益州的白壤混合在一起,倾泻在祭坛中央,象征着四州疆土与民心的归于一统。
与此同时,刘封面向苍穹,朗声诵念《瀚王立国诏》:“朕闻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今承乾坤之眷,受臣民之推,谨告于皇天后土:立国曰瀚,王号曰封,统摄交、荆、扬、益,永续汉祀,底定南疆……”其声清越,穿透凛冽的冰雾,远播数里之外,惊起江滩芦苇丛中栖息的大片寒鸦,鸦群聒噪着飞向灰蒙蒙的天空,仿佛也在为这改天换地的一刻作见证。
午时·宣政殿册封大典
祭天礼成,銮驾返回宫城,更盛大的册封仪式在宣政殿举行。金殿之内,暖香缭绕,百官依序肃立。然而,当典仪官开始唱诵后宫册封旨意时,整个大殿的气氛变得尤为微妙和凝重,所有朱紫公卿都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目光聚焦于御阶之下。
首先,甄若身着玄纁袆衣,头戴九翚四凤珠冠,从容出列,跪接金册宝玺,被正式册立为瀚王正妃,赐居长春宫,统领后宫。当她从内侍手中接过那方沉甸甸的纯金凤印时,宽大的袖口中不慎滑落一卷书册,身旁女官迅速拾起,眼尖的官员瞥见封皮上正是《江淮漕运革新策议》字样,这一无意(抑或有意)的举动,无声地向众人宣示了这位正妃不仅母仪后宫,更深度参与着王国的军政要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封御三国:潜龙问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封御三国:潜龙问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