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戈壁的风裹挟着沙砾,狠狠砸在“巡天者”项目基地的防弹玻璃上,发出沉闷的噼啪声。指挥中心内,荧光屏的冷光映在苏念略带疲惫却依旧锐利的眼眸上,她指尖刚划过“电磁长城”原型机的测试数据曲线,私人加密通讯器就突然震动起来——那是国安部门专属的紧急联络信号,铃声短促得像一把抵在咽喉的匕首。
“苏总,立刻到三号保密室,李处亲自过来了。”通讯器里传来安保负责人老周压低的声音,背景里隐约能听到基地防御系统启动的低沉嗡鸣,“情况紧急,是‘暗影’级别的警报。”
“暗影”二字一出,苏念心头猛地一沉。这个代号她只在最高级别的安全简报里见过,指代那些隶属于境外势力、装备堪比特种部队的顶尖特工小组,他们从不参与普通谍报活动,专挑各国战略级项目下手,出道五年,得手七次,从未有成员落网,江湖上流传着“暗影过处,无密可守”的说法。她快步走向保密室,路过走廊时,瞥见原本松散巡逻的安保人员已全部换上实弹装备,战术头盔的夜视仪在昏暗走廊里泛着冷光,连空气都仿佛被注入了冰碴。
三号保密室的合金门在她面前缓缓滑开,烟雾缭绕中,国安厅的李处长正对着电子沙盘皱眉,沙盘上代表“巡天者”基地的红点周围,三个闪烁的蓝点正呈品字形分布——那是尚未确认身份的可疑目标。见苏念进来,李处长掐灭烟头,指了指沙盘:“苏总,我们的人在凌晨截获了一段加密通讯,破译后确认,‘暗影’小组已经潜入境内,目标就是‘巡天者’和你们核心团队。”
“他们怎么进来的?”苏念俯身看向沙盘,指尖点在其中一个蓝点所在的城市位置,那里是基地外围的物资补给枢纽,“我们的身份核验系统是苍穹自主研发的,连虹膜纹理的微小差异都能识别。”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李处长调出一组照片,屏幕上的三个人穿着普通的工程服,证件信息显示他们是为基地提供精密仪器校准的技术人员,“他们用的是‘换脸’加‘指纹复刻’的组合套路,伪造的身份档案天衣无缝,连我们的背景核查系统都差点被蒙混过关。要不是其中一人在海关时下意识摸了摸衣领——那是他们小组特有的暗号动作,被我们的便衣盯上,现在恐怕已经摸到研发中心的门槛了。”
话音刚落,保密室的门再次被推开,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传来,林锐穿着笔挺的军装走进来,肩章上的星徽在灯光下格外醒目。他刚从西北军区赶过来,作战靴上还沾着戈壁的沙尘,看到苏念时,原本冷峻的眼神柔和了一瞬,随即转向李处长:“李处,军方特种部队已到位,按照‘天罗’计划,外围三层防御圈已经布好,无人机蜂群也进入静默侦查模式。”
苏念看着林锐,想起上次秘密会晤时他提出的“立体反谍”构想,此刻终于派上了用场。三方迅速围坐成一圈,李处长负责情报研判,林锐统筹战术部署,苏念则提供技术支撑,三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像一张即将收紧的巨网。老周这时递来一份文件:“苏总,您之前怀疑的那个能源专家陈铭,我们已经控制住了。他昨天以‘压力过大’为由申请休假,其实是想跟‘暗影’接头,这是他的审讯初步记录。”
文件上的字迹潦草却清晰,陈铭交代自己是被境外势力以家人性命相要挟,从加入项目那天起就成了内鬼,之前首飞时的信号干扰,就是他悄悄植入的微型干扰器引发的。苏念翻到最后一页,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这倒是省了我们不少事。李处,林校,我有个主意——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既然他们想要‘巡天者’的核心数据,我们就给他们送过去,不过得是‘加料’的版本。”
林锐立刻明白了她的意图,指尖在沙盘上划出一条虚线:“你的意思是,以陈铭为诱饵,把‘暗影’引到我们预设的陷阱里?这个思路可行,但风险不小,‘暗影’的反侦察能力极强,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苏念调出“寰宇图谱”,屏幕上瞬间浮现出“暗影”小组过往的行动轨迹,图谱用红色线条标注出他们的行动规律——每次得手后都会从预设的三个撤离点离开,且极其擅长利用城市复杂地形摆脱追踪,“他们虽然狡猾,但有个致命弱点:贪。只要我们给出的‘诱饵’足够诱人,他们就一定会上钩。我会篡改‘巡天者’二期的动力系统数据,故意留下一个看似能突破续航极限的‘技术漏洞’,这种级别的数据,足以让‘暗影’不惜冒险。”
接下来的六个小时,基地进入一级战备状态。苏念带着核心技术人员在研发中心修改数据,她特意在代码里植入了一个微型定位程序,像给猎物系上了一根看不见的丝线;林锐则带着特种部队在诱饵交接点——城郊的一处废弃工厂周围布防,无人机蜂群伪装成鸟类在空中盘旋,地面的狙击手趴在楼顶,瞄准镜里的十字线死死锁定着工厂的各个入口,连一只苍蝇都别想轻易进出;李处的人则负责监控陈铭的通讯设备,确保每一条假消息都能精准传递到“暗影”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