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的苍穹基地,还裹在西北戈壁特有的清冷里。庆功宴的喧嚣仿佛还黏在空气里,走廊尽头的垃圾桶里,还堆着几个没喝完的香槟瓶,标签上的金箔在晨光里泛着细碎的光。但蜂群AI测试中心的机房里,早已是一片键盘敲击的轻响,值班工程师李默盯着眼前的全息屏幕,眼皮子止不住地打架。
昨天的庆功宴,他也去凑了热闹。看着苏总被军方高层亲自授勋,看着“白鲸号”行动的捷报在大屏上滚动,他跟着喊得嗓子都哑了。作为蜂群测试组的基层工程师,他比谁都清楚,能拿下那场公海博弈,蜂群AI的精准协同功不可没。可这会儿,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代表蜂群节点的绿点,他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连续值了十二个小时班,困意像潮水似的往脑子里涌。
“系统自检开始,节点连接正常,能源供给稳定,协同逻辑无异常……”机械的自检提示音在安静的机房里回荡,李默伸手揉了揉眼睛,端起桌上的冷咖啡猛灌了一口。咖啡的苦味刚漫开,他的目光突然钉在了屏幕右下角的一个绿点上。
那是编号为“蜂-7349”的边缘节点,负责模拟边境巡逻的低空侦察任务。按照预设轨迹,它本该沿着虚拟边境线做匀速巡航,可此刻,那个绿点却突然脱离了既定航线,像喝醉了酒似的,在屏幕上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先是陡然拔高五十米,接着斜向俯冲,最后在距离虚拟障碍物不足一米的地方猛地停顿,几秒钟后,才慢悠悠地回归到正常航线,重新变成了规规矩矩的绿点。
“卧槽?”李默嘴里的咖啡差点喷出来,困意瞬间被惊得烟消云散。他猛地前倾身体,手指飞快地点开节点的详细数据面板,眼睛瞪得像铜铃。屏幕上,“蜂-7349”的状态显示“一切正常”,飞行参数里,那段异常轨迹的记录赫然消失,只剩下平稳的巡航数据,仿佛刚才那诡异的一幕,只是他的幻觉。
“不可能啊……”李默喃喃自语,手指在键盘上翻飞,调出了节点的实时监控画面。无人机的摄像头传回的画面清晰稳定,戈壁的晨光洒在机身外壳上,连螺丝的纹路都看得一清二楚。他又点开历史日志,从头翻到尾,每一条记录都规规矩矩,没有任何异常标记。
可他明明看得真切!那道弧线绝非系统误差——苍穹的蜂群AI经过了上千次测试,定位精度能精确到厘米,就算出现故障,也只会停机或偏离航线,绝不会做出这种“先疯跑再自纠”的诡异动作。李默的心沉了下去,他想起刚入职时,苏总在培训会上说的那句话:“搞技术的,最要不得的就是‘大概’‘可能’‘好像’,数据不会说谎,但有人会让数据‘沉默’。”
他不敢耽搁,立刻拿起内部通讯器,拨通了测试组组长张磊的电话。电话响了三声就被接起,张磊的声音还带着刚睡醒的沙哑:“李默?大清早的,出什么事了?”
“张组,出事了!‘蜂-7349’节点刚才出现异常轨迹,脱离航线后又自行校正,但数据日志里什么都没有!”李默的声音都在发颤。
电话那头的沙哑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严肃:“你确定不是视觉误差?有没有截图?数据备份了吗?”
“我确定!当时我盯着屏幕呢!截图没来得及截,但是我立刻备份了节点的实时数据流!”李默说着,将备份好的数据文件发送到了张磊的终端。
“待在机房别动,我马上到!”张磊挂了电话,不到十分钟,就穿着外套冲进了机房。他身后还跟着两个资深工程师,手里拿着便携测试设备,脸色都很凝重。
“把当时的场景复现一遍。”张磊走到全息屏幕前,接过李默递来的操作权限卡。李默调出节点的运行记录,从头开始播放。绿点平稳移动,一切正常,直到播放到刚才那个时间点,屏幕上的绿点依旧规规矩矩,没有任何异常。
“就是这里!刚才它突然就冲出去了!”李默指着屏幕上的某个位置,急得额头冒汗。
张磊没说话,手指飞快地操作着。他调出了节点的底层运行代码,又接入了便携测试设备,对“蜂-7349”的通讯链路、能源模块和AI决策单元进行全面检测。两个资深工程师也分工合作,一个排查网络日志,一个分析数据流向。机房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设备的嗡鸣,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怎么样?”李默凑过去问,声音压得很低。
张磊皱着眉摇头,指着屏幕上的代码:“代码逻辑没问题,决策单元的指令链完整,能源供给曲线平滑,连通讯链路的信噪比都在正常范围内。”他顿了顿,看向负责日志排查的工程师,“老周,日志那边有发现吗?”
老周推了推眼镜,脸色难看:“日志是‘干净’的,但太干净了。你看这里,”他指着屏幕上的一条时间戳,“这个时间点前后的日志,有被二次加密处理的痕迹,虽然做得很隐蔽,但能看出来是人为修改过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