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某绝密基地的地下会议室,厚重的合金门缓缓闭合,将外界庆祝“傀儡师”病毒初现端倪的零星欢呼声彻底隔绝。长条会议桌两端,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一边是苍穹科技的核心团队,苏念一身利落的深灰色工装,指尖轻叩桌面,目光如炬;另一边是国安系统的李局长与军方代表张将军,前者眉头紧锁,后者指节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的军牌,两人面前的电子屏上,正循环播放着蜂群AI核心中那串“不和谐韵律”的数据流图谱。
“苏总,不是我泼冷水。”李局长率先打破沉默,指尖点向屏幕上跳动的红色代码,“这病毒能躲过三次深度扫描,说明其开发者绝非等闲之辈。现在强行保留,万一它提前爆发,或者察觉到我们的意图,劫持了真实蜂群节点,后果不堪设想——那可是近万架已部署的无人机,一旦失控,就是一场灾难!”
他的话音刚落,张将军便沉声附和:“李局说得在理。‘小心驶得万年船’,空天壁垒刚见雏形,经不起闪失。不如我们集中算力强行清除,就算打草惊蛇,至少能保万全。”
会议室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苏念身上。她面前的咖啡早已凉透,却一口未动,指尖在虚拟键盘上轻滑,调出了“寰宇图谱”推演的病毒传播模型——红色的病毒节点如同藤蔓,一旦触及蓝色的真实蜂群网络,便会以几何倍数蔓延。
“强行清除,确实能解燃眉之急。”苏念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打破了满室的沉寂,“但诸位想过吗?这病毒就像一条藏在墙缝里的蛇,我们今天把它赶跑,它明天换个皮囊还会钻回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只看到了病毒的冰山一角,却连它的巢穴在哪、背后有多少人手、下一次会用什么手段,全是一团迷雾。”
她抬手将图谱切换到境外信号追踪记录,屏幕上一连串闪烁的红点最终消失在公海区域:“之前的‘暗影’小队、狙击暗杀、白鲸号科考船,次次都差一步摸到幕后黑手。这次病毒是他们送上门的‘引线’,要是就这么掐断,下次再想钓出这条大鱼,可就难如登天了。”
“可风险呢?”李局长追问,“‘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用整个蜂群系统当诱饵,赌注太大了。”
苏念忽然起身,走到会议桌中央的全息沙盘前,指尖一点,一个与真实蜂群网络一模一样的虚拟模型缓缓升起,通体呈半透明的蓝色。“风险可控。”她语气笃定,“我们不拿真实系统当赌注,而是造一个‘镜中花、水中月’——搭建一个1:1还原的虚拟沙盒环境,把病毒‘请’进去。”
全息沙盘上,蓝色的虚拟网络突然亮起无数个金色节点,如同撒下的天罗地网。“这是我们要搭建的‘苍穹沙盒’,从硬件到软件,从节点分布到数据流量,与真实蜂群系统完全镜像,同步率能达到99.99%。”苏念的指尖在沙盒边缘划过,一道金色屏障将其包裹,“沙盒与真实系统物理隔离,就算病毒在里面翻江倒海,也碰不到真实的无人机集群。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在沙盒里埋下上千个‘追踪锚点’,只要病毒激活,它的每一条数据流都会被我们牢牢锁定,顺着网线摸到它的老巢!”
张将军眼中精光一闪,猛地拍了下桌子:“好一个‘引蛇出洞’!苏总这招,够胆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军方支持你!需要多少算力、多少安保力量,我们全力配合!”
李局长盯着全息沙盒看了半晌,终于松了眉头,拿起桌上的茶杯一饮而尽:“行,就按苏总说的办。国安这边会调出最顶尖的网络追踪团队,保证‘鱼’一旦咬钩,就别想脱网。但有一条——沙盒搭建期间,基地进入最高戒备,任何人不得擅自接触核心服务器,违者以泄密论处!”
“一言为定!”苏念伸出手,与两人重重交握。会议室的灯光映在三人脸上,凝重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运筹帷幄的锐利。
会议结束的瞬间,苍穹科技的核心工程师们早已在服务器机房严阵以待。领头的陈工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眼底布满血丝却精神亢奋:“苏总,硬件基础已经搭好,32台高性能服务器组成集群,足够支撑亿级节点模拟。现在就差数据镜像和追踪程序部署了!”
苏念走到主控制台前,看着屏幕上飞速滚动的代码流,沉声道:“所有人分成三组——第一组负责数据镜像,把真实蜂群的历史运行数据、节点参数、通讯协议全部导入沙盒,注意剔除敏感的军事部署信息,用虚拟数据填充,做到‘假作真时真亦假’;第二组搭建追踪网络,在沙盒的核心通讯节点、能源管理模块、AI决策中枢埋下‘蜜罐’,每个蜜罐都绑定独立的流量追踪器,一旦病毒访问,立刻反向锁定IP;第三组负责安全防护,给沙盒加三道防火墙,同时屏蔽所有对外通讯端口,确保‘只进不出’。”
“明白!”工程师们齐声应道,机房里瞬间响起键盘敲击的清脆声响,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苏念没有离开,而是坐在陈工身边,亲自调试追踪程序的参数。她的指尖在键盘上翻飞,屏幕上的代码如同有了生命,一个个追踪锚点在虚拟网络中悄然潜伏,就像猎人在森林里布置的陷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