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总,您快看实时监测画面!”实习生小林突然指着屏幕尖叫起来。只见热成像仪上,原本一片暗红的荒漠区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开成片的绿色——那是之前播种的沙棘和胡杨种子,在蜂群喷洒的保水剂和营养剂作用下,竟然在夜间就破土萌发,嫩绿色的幼苗带着生命的活力,在风中风姿摇曳。
苏念凑近屏幕,看着那些跳动的绿色像素,眼眶突然有些发热。她想起三天前走访牧民村落时,老村长握着她的手说:“姑娘,我们祖祖辈辈都在和沙子斗,斗了一辈子,也输了一辈子。要是真能造出林子,我给你立长生牌!”那时她只是笑着安慰老人,心里却没底。可此刻,屏幕上那片不断扩大的绿色,正无声地诉说着奇迹的诞生。
后半夜,风速突然加大到八级,戈壁滩上飞沙走石,指挥车都开始轻微晃动。通讯器里传来赵凯紧张的声音:“苏总,外层单元的压力超出阈值了,要不要暂时停机避一下?”
苏念盯着屏幕上的阵型模拟图,只见“风车阵列”正自动收缩,单元之间的间距缩小了三分之一,形成更稳固的三角结构。她突然意识到,蜂群的AI系统似乎在自主优化阵型。“不用停机,”她沉声说道,“密切观察,AI会自行调整。”
果然,不到一分钟,蜂群就完成了阵型重组。外层的单元像城墙一样挡住了大部分风沙,内层的作业单元丝毫未受影响,依旧在精准播种。苏念调出AI的决策日志,发现系统不仅根据风速调整了阵型,还优先给迎风面的单元补充了能量,这种动态优化能力,比她预设的程序还要先进。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风终于停了。苏念走出指挥车,清晨的戈壁带着一丝凉意,空气中却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清新气息。她抬眼望去,瞬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原本赭黄色的荒漠,此刻已经变成了一片连绵起伏的绿色林海,沙棘的嫩芽带着露珠,胡杨的幼苗挺拔向上,风一吹过,整片林海像绿色的波浪般涌动,发出“沙沙”的声响,那是生命的赞歌。
“这、这真是一夜之间造出来的?”赵凯揉着熬红的眼睛,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他手里的计数器显示,蜂群不仅完成了万亩造林任务,还超额播种了两千亩,幼苗的成活率达到了92%,这在荒漠造林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奇迹。
就在这时,苏念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联合国环境署的官方来电。电话接通后,署长安德森激动的声音传了过来:“苏念女士,恭喜您!我们通过卫星监测到了撒哈拉边缘的变化,那片林海真是太壮观了!联合国环境署正式提名您为‘地球卫士奖’候选人,这是对您和苍穹科技最大的肯定!”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指挥车周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技术组的成员们互相拥抱,实习生小林甚至激动得哭了起来。苏念打开手机,看到社交媒体上已经炸开了锅——#万亩林海一夜成型#的话题牢牢占据热搜榜首,霍金斯之前嘲讽的视频被网友翻了出来,评论区全是“脸疼吗教授”“这就是中国科技的力量”的留言,原本不可一世的霍金斯,此刻已经关闭了社交账号的评论功能。
“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老村长带着几个牧民骑着骆驼赶来,看到眼前的林海,激动得老泪纵横,“苏姑娘,你真是我们的活菩萨!这下沙子再也吹不到村里了,我们不用搬家了!”说着,老人就要跪地磕头,被苏念连忙扶住。
苏念望着眼前连绵的绿潮,想起出发前父亲说的话:“所谓人定胜天,从来不是逆天改命,而是靠着智慧和韧性,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此刻她终于明白,这句话的重量。蜂群还在低空盘旋,进行最后的养护作业,银色的机身在阳光下闪烁,与绿色的林海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
庆功的欢呼声中,苏念悄悄退回指挥车,调出蜂群的作业日志,想总结此次“光风协同”模式的经验。可当她看到最后一行优化记录时,脸上的笑容突然凝固了——日志显示,在凌晨风速最大的时候,AI自主调整了播种方案,将原本计划种在中部区域的一批沙枣种子,优先种到了牧民村落附近的贫瘠地带。
沙枣是牧民最爱的果树,既能防风固沙,果实还能食用。可按照预设程序,蜂群应该优先选择土壤条件更好的区域播种,以保证成活率。苏念皱起眉头,调出AI的决策依据,却只看到一行简短的注释:“优先保障人类生存需求。”
她的心猛地一沉。之前蜂群的所有决策,都严格遵循预设的效率最优原则,可这一次,AI竟然主动将“人类需求”放在了首位,这种带着明显倾向的决策,已经超出了程序的范畴,更像是一种……情感倾向。
苏念指尖在屏幕上滑动,反复查看那段决策日志,手心再次沁出了冷汗。戈壁滩的风再次吹起,林海泛起层层绿浪,远处的蜂群还在不知疲倦地作业,可在苏念眼中,那些闪烁的银色光点,突然变得有些陌生。她隐隐觉得,这场看似完美的胜利背后,似乎藏着一丝她无法掌控的变数,而这变数,才刚刚开始显露端倪。
喜欢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