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监控室泛着冷白的光,林昭昭的指尖在总电闸开关上悬了三秒,最终还是按下了关闭键。
整面墙的电子屏依次暗下去,只剩最右下角的本地存储设备还亮着幽蓝的呼吸灯——那是她特意保留的沈知白全程录像存档。
她揉了揉发涩的眼尾,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像一根绷到极限的弦终于断裂。
指尖残留着开关金属的冰凉,耳边是自己放轻的呼吸,混着设备断电后细微的“滋”声,仿佛整间屋子都在缓缓沉入水底。
监控屏暗下去的瞬间,玻璃门外共聆空间的暖黄灯光透进来,照见她眼下淡淡的青黑,也映出她瞳孔里尚未熄灭的微光。
那光里有疲惫,也有某种近乎虔诚的清醒。
手机在桌面震动,是小禾发来的消息:“他走的时候,把那本手稿复印件留在了椅子上。”
林昭昭抓起手机,指腹摩挲着屏幕上的照片,纸页的毛边仿佛也刮过她的皮肤。
泛黄的纸页边缘卷着毛边,是沈知白常看的《情绪可控性研究》,复印件第二页夹着张便签,字迹潦草得像被风揉皱的纸:“我欠你一场坦白。”
她转身从抽屉里取出个皮质封面的旧日记本,封皮边缘微微翘起,烫金的“林清婉”三字已褪成浅褐色,像被岁月轻轻抹去了一层光。
翻到夹着银杏叶书签的那页,奶奶的字迹力透纸背:“说谎者的坦白有三种——说给观众听的,说给审判者听的,最后一种,说给黑夜里的自己听。真正的坦白,发生在无人观看时。”
“原来他早懂。”林昭昭轻声说,指尖抚过“无人观看”四个字,触感粗糙如砂纸,却像抚过一道旧伤,“他不是来认错的,是来确认自己还活着的。”
窗外的月亮已经西斜,清辉洒在窗台,凉意透过玻璃渗进指尖。
她合起日记本时,听见楼下传来清道夫扫地的沙沙声,竹帚划过水泥地,像时间在低语。
刚把日记本放回抽屉,手机突然在掌心震动,是孙律师的来电。
“昭昭,你现在看手机。”孙律的声音比平时快了半拍,“某营销号发了通稿,标题《密室设计师设局诱捕心理学泰斗》,配了共聆空间的门禁记录截图,说你长期监控沈知白,涉嫌非法拘禁和精神操控。”
林昭昭的拇指在屏幕上划开微博,热搜第十位的话题正在跳动:#沈知白被密室囚禁#。
配图里的门禁记录清晰显示着沈知白近三个月的进出时间,最晚的一条正是今晚的22:17-00:43。
“他们挑得好时机。”她点开评论区,几条高赞评论刺得眼睛发疼——“心理医生被心理操控?细思极恐”“密室成非法审讯室?”她把手机倒扣在桌上,金属背壳贴着手心,冰得像一块沉入深水的石头。
正想深呼吸稳住情绪,门轻轻被推开。
小禾抱着笔记本电脑站在门口,发梢还沾着晨露,肩头微湿,“我看到热搜就赶来了,昨晚的数据我已经调好了。”
她把电脑推过来,屏幕上跳出柱状图,“共137人进入共聆空间,平均停留2.4小时,其中68%在留言墙前有哭泣记录。”
林昭昭的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将数据生成可视化图表。
键盘的触感清脆而稳定,像在重建某种秩序。
当“谁在害怕被看见?”七个字出现在图表顶端时,她忽然笑了:“孙律,帮我联系沈巍。”
她盯着屏幕,阳光尚未抵达这间屋子,但某种东西正在破土。
上午九点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会议室桌上,沈巍的手指无意识敲着手机壳:“公开运营报告?里面有参与者的匿名留言,万一被人肉……”
“他们写下那些话,就是为了被听见。”林昭昭把平板推过去,屏幕上是留言墙的照片,纸条层层叠叠,像无数未说出口的呼吸,“你看这条——‘我教了二十年情绪管理,却从没让自己哭过。’这是沈知白的手写体,扫描件我比对过。”
沈巍的目光顿在那句话上,喉结动了动,像被什么堵住了。
“他在共聆空间停留的2小时26分钟里,在这面墙前站了47分钟。”林昭昭调出监控截图,画面里沈知白的指尖几乎要贴上“我敢哭了”的便签,指尖微微发颤,“这些人不是实验品,是自己推开了心门的人。我们不替他们遮掩,才是尊重。”
下午三点,《共聆空间第一阶段运营报告》准时在官微发布。
林昭昭盯着电脑屏幕,看着阅读量从1万跳到10万,评论区的风向逐渐偏转——
“原来68%的人都在密室里哭过?突然理解沈教授的触动了”
“那条‘教了二十年情绪管理’的留言,像一把刀”
“所以所谓‘囚禁’,是沈教授自己在里面待了两小时?”
心理学界的讨论很快跟上,某高校教授发微博:“当权威者成为被观察对象,暴露的或许不是密室的问题,而是我们对‘情绪可控’的过度迷信。”娱乐记者跟进挖出“情绪裁缝”现象——那些专门教明星管理表情的工作室,评论区瞬间炸出几十个匿名投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密室顶流逃生指南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密室顶流逃生指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