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昭的太阳穴突突跳着,耳边嗡鸣渐起。
她调出镜屋的环境录音,把音量推到最大——除了小林均匀的呼吸,什么都没有。
但当她把音频导入声纹分析软件时,波形图上突然跳出三道重叠的曲线,像三根缠绕的线,缓慢搏动,如同心跳。
测试结束时,小林抱着画本站在门口,眼睛亮得惊人:“昭昭姐姐,镜子里的阿姨说,她当年不是故意要走的。”他翻开画纸,快速画了几笔,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她穿的是蓝裙子,裙角有茉莉花。”
林昭昭接过画本的手在抖。
纸页边缘蹭过指尖,带着孩子体温的余热。
蓝裙子,茉莉花——这是她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的细节。
她七岁那年的雨夜,母亲蹲下来抱她时,裙角的茉莉香混着雨水的凉,在她记忆里只剩一团模糊的影子。
而现在,那缕气息仿佛又回来了,悄然钻进鼻腔,湿漉漉的,带着旧时光的重量。
林昭昭送小林出门,老周拍了拍她的肩,掌心粗糙的茧擦过她手臂,留下一阵微麻。
电梯门关上后,整层楼只剩她一人。
她回到镜屋,重新调出数据,一杯冷掉的咖啡摆在操作台上——那是六小时前她泡的,表面已结了一层薄皮。
深夜十一点,灯还亮着。
她反复播放小林说话的片段,耳机里只剩下空白的底噪。
直到她把音频放大到1600%,终于在背景里捕捉到一丝极轻的呼吸——比孩子的粗,比设备的稳,像片落在雪地上的羽毛,几乎不存在,却又真实地震动着耳膜。
凌晨两点,手机震动。
窗外雨声渐密,阿阮的语音消息带着浓重鼻音:“刚做完第三次验证……声纹剥离结果出来了。三个女性声源:你母亲28岁的录音样本、你奶奶65岁的语音档案……还有一段,是7岁的你,哭着说‘妈妈别走’。”
林昭昭的手机“啪”地掉在桌上,屏幕裂开一道细纹。
她没有去捡。
胸口像被什么堵住,呼吸变得艰难。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城市灯火,一言不发。
她翻出奶奶留下的旧木匣,指尖触到木质的温润与斑驳。
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泛黄的工作日志。
当她翻到1998年3月15日那页时,一张便签从夹缝里滑落——铅笔字褪得发灰,但她一眼就认出是奶奶的笔迹:“昭昭的情绪太强,她会替别人哭,也会替自己忘——我建了‘回音库’,存下她每一次崩溃,以防她将来不认得自己。”
记忆突然涌上来。
那个暴雨倾盆的夜晚,她蜷缩在门后哭了整夜,奶奶抱着她,手掌一下下拍着她后背,布料摩擦的声音、体温的传递、指尖轻抚脊背的节奏,全都刻进了骨头里。
“哭吧,昭昭,我帮你记住。”当时她以为那是安慰,原来“记住”,是真的记下了——磁带录下了抽噎,笔记记下了颤抖,次声波仪存下了心跳。
镜屋的灯不知何时灭了。
她摸着黑走进去,指尖触到第三面镜时,镜面突然泛起温热的雾气,像是有生命在呼吸。
她凑近看,水痕缓缓凝结成两行字:“你替所有人记得,那你自己的呢?你哭的时候,我也在。”
有什么东西顺着她的手背爬上来。
她低头,看见镜面温度在升高,雾气里隐约浮现出一只手的轮廓——和她的手型一模一样,连无名指上那道被美工刀划过的小疤都分毫不差。
皮肤接触的幻觉如此真实,仿佛另一只手正轻轻回握。
她没有抽离。
月光从窗户斜照进来,在地面投下三重影子。
这次,中间那道影子最清晰,像株终于能挺直腰杆的树。
“奶奶……”她对着镜子轻声说,声音哑得几乎不成调,“你存的那些……我想听听看。”
镜屋的通风系统突然发出轻微的嗡鸣,像某种回应。
林昭昭屏住呼吸,听见记忆里那个小小的、带着哭腔的声音,从镜子深处浮了上来:“妈妈……别走……”
喜欢密室顶流逃生指南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密室顶流逃生指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