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的门轴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林昭昭的手指在门把手上停顿了一下——二十八年了,她第一次真正走进奶奶诊所的地下工作室。
潮湿的霉味裹挟着陈年松木的清香扑面而来,像一层无形的膜贴在皮肤上,鼻腔里泛起微酸的潮意;青石板地面沁出冷气,透过鞋底渗入脚心,仿佛踩进了一口沉睡多年的古井。
墙角的老式座钟停在了三点十七分,表盘玻璃蒙着薄灰,唯有一小块被反复擦拭得透亮,映出她模糊的倒影——就像总有人深夜凑近,确认时间是否也凝固在那个判决之夜。
“昭昭姐!”
电子设备低频嗡鸣中,小林医生的声音如针尖刺破寂静。
林昭昭抬起头,看见年轻的女医生坐在靠墙的橡木桌前,笔记本电脑幽蓝的光在她的镜片上跳动,勾勒出一道冷冽的弧线。
她额角汗珠细密,在灯光下微微发亮,是刚从楼上一路跑下来的急促余温。
桌上静静躺着一个银色U盘,边缘刻着沈知白的名字缩写“SZB”,金属表面有细微划痕,像是曾被反复摩挲。
这是三天前从奶奶那只1978年产的旧怀表后盖里抠出来的——当时弹簧崩开的一瞬,仿佛打开了尘封的遗嘱。
“三重加密破解了?”林昭昭问,声音紧绷得像一根即将断裂的琴弦,喉咙深处泛起铁锈般的干涩。
她朝桌子走去,高跟鞋敲击青石板的声音格外清晰,每一步都像踩在二十年前的记忆骨节上,回响在耳道深处。
小林医生指尖滑过触控板,屏幕跳出一个锁形图标,随即弹出一段系统提示:“数据写入时间:2003年12月4日。”
“这个U盘是后来才存的,”她轻声解释。
“可能是林奶奶晚年整理资料时,把原始手稿数字化保存了下来……最后一层加密用的是她1995年的门诊病历编号,交叉对照《荣格文集》页码,再转成摩斯电码——我比对了当年的日志,花了整整两天。”
她突然抬头,“您看。”
文件夹“林晚·1995”的字样在屏幕上炸开,白底黑字,像一道宣判书。
林昭昭的指甲掐进了掌心,指尖传来钝痛,但她几乎感觉不到。
她看见自己的手在抖,关节泛白,如同五岁那年偷偷翻奶奶抽屉时一样,心跳撞着肋骨,耳朵里全是血流奔涌的轰鸣。
第一份文档标题刺入眼帘:《产后抑郁症状评估记录》。
“情绪低落持续两周以上,伴有睡眠障碍,日均睡眠3.2小时、自责倾向……”她念出声,嗓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建议:家庭支持+短期干预,避免亲子隔离。”
就在此时,电脑右下角弹出另一个窗口——省心理学会官方档案同步调取成功。
同样的姓名,同样的年份,标题却赫然写着:《情感冷感症临床诊断书》。
建议栏里的字冰冷如刀锋:“隔离亲子接触,防止情感污染扩大。”
“他们改了诊断。”林昭昭的指尖抵在两份文档的对比图上,触感冰凉,仿佛摸到了一具尸体的额头,“不是误诊,是……”
她说不下去了,喉头一热,一股腥甜涌上来,又被她强行咽下。
“昭昭姐,你手流血了。”小林医生抽出纸巾想包住她的手掌,被她轻轻推开。
这时,木质楼梯上传来拖沓的脚步声,老陈弓着背探进头来。
他曾是诊所的老药剂师,九七年因拒绝篡改病例被学会排挤辞职,此后一直默默保管着未归档的资料。
他手里攥着一卷密封的开盘磁带,外壳覆着蜡封,显然是防潮处理过的。
“我翻到了97年学会内部会议的备份带,当年说是设备故障没存档……”
他把磁带放在桌上,金属外壳发出轻微的“咔”声,“里面塞了张纸条,写着‘给小晚的真相’——是你奶奶的笔迹。”
林昭昭呼吸骤然急促,胸口起伏如浪。
她一把扯过桌上的老式录音机,插入磁带。
机器启动时发出低沉的“嗡”声,随后是沙沙的电流杂音,夹杂几声模糊咳嗽,接着一个苍老男声响起。
“林晚的情况必须定性为不可修复型情感障碍——否则,我们这套用标准化量表筛选‘正常’的体系就站不住脚!”
“郑明远。”林昭昭咬牙,“他怕我妈证明……”
“证明情感不能被量表框住。”小林医生接道,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落在雪地。
林昭昭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锐响。
她抓起桌上的诊断书复印件,指节捏得发白——母亲当年所谓的“主动离家”,不过是被盖上了“危险病人”的戳,被整个行业驱逐出境。
“我要建一个密室。”她转身时,发梢扫过墙上奶奶的旧照片,声音轻得像一句祷告,“1995年的客厅,是我妈最后的家。”
那一夜她彻夜未眠。
雨水顺着窗缝渗进来,在地板上晕开一圈圈年轮般的水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密室顶流逃生指南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密室顶流逃生指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