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他吃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足有半分钟,背景音里传来钥匙串碰撞的轻响,接着是信号干扰般的“滋啦”声,像是远程切断。
下一秒,通话结束。
房间里一片寂静,只有空调低鸣,像某种压抑的喘息。
林昭昭盯着手机屏幕,“周维”两个字在通讯录里刺得眼睛生疼。
这个总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曾在庆功宴上举着红酒杯对她说:“林设计师的密室确实能打,但艺人的状态,还是得专业的人来把控。”
那时灯光柔和,话语如蜜,如今回想,全是控制的糖衣。
她怔了几秒,手指攥紧手机直到指节发白。
一股寒意从脊背窜上来——原来不是她的密室逼疯了程野,而是有人早就把他推向悬崖边,只等一个“失控”的瞬间,好将责任推给“共情实验”。
她猛地起身,拉开抽屉,取出那本封皮泛旧的《心理干预案例集》。
奶奶用蓝笔标注的“药物干扰下的情绪误导”章节,在晨光里格外刺眼。
批注赫然在目:“当治疗成为操控工具,伤害便披上了善意外衣。”
她深吸一口气,打开对讲机:“小周,启动B计划。今晚八点,直播‘镜像回溯’——我要让所有人看见,是谁剪掉了真实的崩溃。”
指尖划过书页,她终于笑了,笑声很轻,却带着铁锈般的冷意:“那就让你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专业。”
“镜像回溯密室”的门轴发出轻响时,林昭昭正踮脚往墙面上涂布温变墨水。
指尖触到墙面,凉意顺着指腹蔓延,墨水未干,散发着淡淡的松节油气味。
紫外线灯扫过,淡蓝色的字迹逐渐显形:“妈妈走那天,我在门口站了三小时,没人开门。”这是程野12岁时写的日记,她托老苏从儿童保护机构调的档案。
字迹歪斜,像是哭着写完的。
声控系统的调试声从角落传来,助理小周举着麦克风:“昭昭姐,这段语音确认是程野母亲的吗?”
“是。”她翻开手机里的鉴定报告,屏幕冷光映在瞳孔里,“司法鉴定中心确认过声纹,是程野7岁时录的,内容是‘小野乖乖吃饭,妈妈明天就回来’。”只有程野自己知道,这句话里“明天”其实是“永远”——他母亲当天就签了离婚协议,再没出现过。
节目组的电话在这时打进来:“林设计师,周维先生发来声明,说为保护艺人心理健康,拒绝二次测试。”
“帮我接公关部。”她扯下橡胶手套,掌心还沾着墨水,“现在,立刻,在‘共情回音壁’官网发预告:本周五晚八点,直播一场没人敢剪的密室。”
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如同风暴中心。
微博热搜换了三轮,#抵制共情回音壁#与#还程野清白#并列榜首。
公关团队昼夜轮班回应质疑,而林昭昭则将全部精力投入密室最终调试。
直到周五清晨,阳光再次洒进工作室,照在电脑屏幕上的抵制联署书。
阿哲的名字排在最前面,留言是“林昭昭消费艺人痛苦,我们不接受!”她滑动鼠标,在最后一页看到程野后援会的盖章:“要求永久封杀林昭昭”。
手机弹出新消息,是小黎的匿名账号:“周维刚给程野注射了地西泮,说‘别让林昭昭得逞’。”
她盯着屏幕,指节在桌沿敲出轻响,节奏稳定,像在计算倒计时。
窗外的梧桐叶被风掀起,漏下一片斑驳的光影,落在她肩头,忽明忽暗。
她起身走向密室入口,指尖抚过门框上的铜制铭牌——“镜像回溯”四个小字在阳光下泛着暖光,触感微温,仿佛藏着某种唤醒机制。
“该清醒的人,从来不是程野。”
她对着空气轻声说,转身时发梢扫过墙面,温变墨水里的字迹在体温下若隐若现,像极了某个被刻意掩盖的真相。
直播当晚的灯光从天花板倾泻而下时,林昭昭站在“镜像回溯密室”入口。
她伸手按下启动键,机械齿轮转动的声音在空荡的密室里回响,金属咬合的咔嗒声,像是时间重启的开关。
程野的脚步声从走廊传来,步伐拖沓,眼皮微垂——典型的苯二氮?类药物残留效应,剂量显然超过了常规抗焦虑水平。
她望着那道逐渐清晰的身影,唇角勾起一抹淡笑。
有些光,总得在最暗的地方,才照得见藏起来的伤。
喜欢密室顶流逃生指南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密室顶流逃生指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