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的院子里,警车的警灯还在闪着冷光,清晨的风卷着尘土,刮在脸上带着凉意。林辰穿着笔挺的警服,手里拎着一个透明证物袋,快步走进办公楼,脸上带着“破案有望”的急切神情。证物袋里,一把方形扳手静静躺着,金属表面沾着暗褐色的印记,像是干涸的血迹,边缘却只有薄薄一层浮锈,与矿场里常见的、被油污和厚锈包裹的工具格格不入。
“周队!有发现!”林辰推开会议室的门,声音打破了室内的沉寂。正在整理案卷的老周抬起头,沈砚和陆时也同时看过去——陆时是早上被沈砚接来的,本想趁警方注意力在张强身上,偷偷打听孙茂住所的信息,没成想刚到就撞上林辰“带回来”证据。
林辰将证物袋放在桌上,推到老周面前,语气带着几分兴奋:“刚才带人去张强住处搜查,在他家后院的柴房角落里,发现了这把扳手。上面的血迹初步检测呈阳性,看形状和尺寸,很可能就是埋尸案里用来击打的凶器!”
老周赶紧拿起证物袋,眯着眼仔细端详。扳手通体银灰,除了那几片暗褐色印记,几乎没什么磨损,显然没怎么用过。他皱了皱眉,刚想开口,林辰已经抢先解释:“我知道您想说什么,这扳手看起来挺新的,不像经常用的工具。但张强有PTSD,性格孤僻,很可能作案后特意找了个不常用的地方藏起来,而且他大概觉得柴房隐蔽,没想着清理血迹——这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回避但又疏于细节’的行为逻辑。”
这番话像是给老周吃了颗定心丸,他点点头,放下证物袋,拿起对讲机:“通知下去,立刻传唤张强,重新讯问!这次有物证,不信他还能一直沉默!”
站在一旁的沈砚,目光始终锁在那把扳手上,眉头越皱越紧。他往前走了两步,指着证物袋里的扳手,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周队,这把扳手有问题。”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林辰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自然,看向沈砚:“沈警官有什么看法?”
“第一,锈迹不对。”沈砚伸出手指,隔空点了点扳手的边缘,“矿场的工具长期接触地下水和矿石粉尘,锈迹会深入金属内部,形成厚且坚硬的氧化层,颜色偏黑褐。但这把扳手的锈只是浮在表面,颜色浅黄,更像是放在潮湿处几天形成的,和矿场环境里的工具完全不符。”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林辰,继续说:“第二,血迹存疑。现在只做了初步的阳性检测,没做DNA比对,不能确定是不是人血,更不能确定是不是死者的血。而且血迹分布太刻意了,只在扳手头部有几片,手柄上一点都没有——如果是作案时使用的凶器,凶手握柄的地方不可能完全没有血迹残留,除非是事后故意抹上去的。”
林辰听完,非但没慌,反而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专业”的耐心:“沈警官观察得很仔细,但可能忽略了张强的特殊性。他是PTSD患者,作案时可能处于应激状态,握柄时用力不均,没留下血迹很正常;至于锈迹,说不定这把扳手是他特意从别处找来的,不是矿场常用的工具,毕竟他现在已经不在矿场上班了,手里没有矿场的旧工具也合理。”
他看向老周,补充道:“而且咱们之前的侧写也提到,张强可能利用病症伪装,他藏证时故意选了一把‘不像凶器’的扳手,就是想混淆视线。现在证据就在眼前,要是因为这些‘细节疑问’放过关键线索,反而会让案子陷入僵局。”
老周皱着眉,看看沈砚,又看看林辰,脸上露出犹豫。他知道沈砚办案一向细致,但林辰的侧写和“行为逻辑分析”听起来也有理有据。尤其是想到张强已经沉默了两天,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物证,他实在不想轻易放弃。
“沈砚,”老周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无奈,“林警官说得有道理,PTSD患者的行为模式本来就和常人不同。现在物证已经找到,先传唤张强讯问,等DNA结果出来,自然能判断血迹真假。要是现在就否定证据,万一真错过了突破口,谁来负责?”
这话像是一盆冷水,浇在沈砚心上。他看着老周明显偏向林辰的态度,又看了看林辰眼底那抹不易察觉的得意,心里清楚,林辰早就算准了老周急于破案的心态,才敢用这种漏洞百出的“证据”来误导。
“周队,不能只看表面证据。”沈砚还想争辩,却被林辰打断:“沈警官,我知道你一直对我的侧写有不同意见,但办案不能带着偏见。咱们都是为了破案,现在有了物证,就该顺着线索查下去,而不是纠结于这些可能‘无关紧要’的细节。”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陆时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看了过去。他往前走了一步,站到沈砚身边,眼神坚定地看着老周:“周队,沈警官说得对,这把扳手肯定有问题,而且张强不可能是凶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双生痕:暴雨中的硬币与红绳谜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双生痕:暴雨中的硬币与红绳谜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