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局走廊的灯光依旧昏暗,雨丝敲打着玻璃窗,在地面映出细碎的水影。陆时刚将那张旧照片存入证物袋,技术科的电话就打了过来,李科长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急促,透过听筒传来时,还裹着电流的沙沙声。
“陆警官,面部比对有初步结果了!”李科长的语速极快,“照片里的男孩与林辰成年后的面部特征重合度达78%,结合骨骼轮廓和眉眼比例,基本可以确定是同一人在不同年龄段的影像。”
陆时的心猛地一沉,悬着的猜测终于有了实证。他攥着手机快步走向技术科,指尖因用力而泛白。走廊里遇见沈砚,对方刚提交完调取资料的申请,见他神色凝重,脚步立刻跟了上来,眼底带着了然的沉静:“林辰的身份,证实了?”
“嗯。”陆时点头,声音压得很低,“照片里的人就是少年林辰,笔记本里的‘小林’,大概率也是他。”
两人走进技术科时,屏幕上正并列着两张图像:左侧是旧照片里倔强低头的少年,右侧是林辰近期公开活动的照片。李科长指着屏幕上的重合线条,一一标注:“眉骨高度、颧骨走向、下颌线的拐点,这些不受年龄影响的骨骼特征完全吻合。尤其是眼尾上挑的角度,几乎是复刻式的相似。”
沈砚的目光在两张图像上停留许久,指尖轻轻点了点屏幕上少年林辰的侧脸:“他当年在孤儿院,确实受过陆明的帮助。但匿名抚恤金、跟踪我们、寻找逃犯……这些行为放在一起,太矛盾了。”
“矛盾的背后,一定藏着他的目的。”陆时的视线落在屏幕角落,那里还残留着笔记本修复后的字迹——“小林别怕,我帮你”。温和的承诺与如今林辰的步步为营形成尖锐的反差,像一根细针,扎得他心头发紧。
就在这时,外勤组的小王匆匆推门进来,手里攥着一叠刚整理好的资料,额角还沾着细密的汗珠:“陆队、沈队,有新发现!我们根据‘十岁左右、左臂有疤’的特征,排查了十年前失踪儿童档案,找到了一个吻合的孩子。”
陆时和沈砚同时转头,目光落在资料首页的照片上。那是个眉眼清秀的小男孩,穿着蓝色的幼儿园园服,嘴角抿着浅浅的笑,左胳膊肘处隐约能看到一道浅色的疤痕。照片下方印着名字:陈默。
“陈默,十年前九岁,在城郊孤儿院附近失踪,失踪时左臂有一道被开水烫伤的疤痕,与我们掌握的特征完全对应。”小王快速汇报,指尖划过资料页,“我们联系上了他的家人,父母两年前搬离了原住址,辗转找到联系方式后,对方说当年孩子失踪三个月后,他们收到了一笔匿名汇款,附言只有‘抚恤金’三个字,金额足够他们在外地重新安家。之后没多久,他们就彻底搬离了本市,再也没回来过。”
“匿名抚恤金?”陆时的眉头骤然拧紧,这个细节像极了林辰的手笔——隐秘、大方,又带着说不清的诡异。他立刻追问:“汇款来源查到了吗?”
“查不到。”小王摇头,语气里带着无奈,“是通过境外账户中转的现金汇款,当年的银行记录只显示收款信息,汇款方的线索早就断了。不过我们查到了陈默父母现在的住址,就在邻市的一个老小区里。”
沈砚的指尖在资料上轻轻敲击,目光落在“孤儿院附近失踪”几个字上,眼神骤然锐利:“陈默失踪的地点,离陆明当年所在的孤儿院不到一公里。时间、地点、疤痕特征,他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个关键目击者。”
“立刻出发,去找陈默的父母。”陆时当机立断,抓起椅背上的外套就往外走,“不管那笔钱是谁汇的,陈默的下落,他们大概率知道线索。”
警车驶出警局时,雨势渐大,路面被冲刷得发亮,车灯穿透雨幕,在夜色里划出两道惨白的光。沈砚坐在副驾,翻看着陈默的失踪档案,指尖停在“失踪当日曾在孤儿院后门逗留”的记录上,声音低沉:“当年陈默失踪,会不会和陆明的失踪有关?他看到的,或许不只是贩卖网络的交易,还有更核心的秘密。”
陆时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雨水顺着挡风玻璃蜿蜒而下,模糊了前方的路。“林辰当年也在孤儿院,他会不会也知道陈默的事?”他忽然开口,语气里带着不确定的猜测,“如果陈默是关键证人,林辰现在这么急着找他,到底是想保护他,还是想……”
后半句话没说出口,但两人都明白其中的深意。车厢里陷入沉默,只有雨刮器来回摆动的声音,单调而急促,像敲在心上的鼓点。
三个小时后,警车停在邻市的老小区楼下。小区里的楼房老旧,墙面斑驳,楼道里没有灯,只能借着手机的微光往上走。陈默家在三楼,防盗门紧闭,门上的春联已经褪色,门环上积着一层薄灰。
陆时按响门铃,许久没有回应。他又用力敲了敲门,隔壁的门却先开了一条缝,一位白发老人探出头,警惕地打量着他们:“你们找谁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双生痕:暴雨中的硬币与红绳谜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双生痕:暴雨中的硬币与红绳谜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