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成为公民后的适应难题
溥仪被特赦成为普通公民后,本以为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可没想到,他又遇到了一堆适应难题。
溥仪从小生活在皇宫里,对外面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他不会坐公交车,第一次坐公交车的时候,他不知道要买票,结果被售票员批评了一顿。溥仪红着脸,尴尬地说:“我以前没坐过公交车,不知道还有这规矩。”售票员看他那老实的样子,也没再为难他。
溥仪找了工作后,和同事们相处也不太融洽。他习惯了别人对他毕恭毕敬,在单位里也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同事们觉得他太傲慢,都不太喜欢他。有一次,单位组织活动,大家一起出去玩。溥仪却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不和大家交流。同事们想拉他一起玩,他却说:“这些游戏太无聊了。”结果,同事们都对他有了意见。后来,还是在李淑贤的劝说下,溥仪才慢慢放下架子,学会和同事们友好相处。
溥仪的一生,真是充满了荒诞与波折。从皇帝到战犯,再到普通公民,他的每一步都走得那么艰难,那么奇特,让人忍不住感叹。
十四、溥仪与新社会的碰撞
溥仪在努力适应新社会的过程中,遭遇了无数啼笑皆非的状况,就像一个来自古代的人突然穿越到了现代,处处显得格格不入。
有一回,单位组织大家学习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溥仪听得云里雾里,那些现代法律条文对他来说比文言文还难懂。好不容易熬到休息时间,他拉着一位年轻同事,满脸困惑地问:“这法律怎么这么复杂,和我以前知道的大清律例完全不一样啊。”同事笑着给他解释了半天,溥仪这才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可到了讨论环节,溥仪又闹笑话了。他一本正经地说:“要是在以前,这些事儿皇上一句话就定了,哪用这么麻烦。”同事们听了,先是一愣,随后哄堂大笑。溥仪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尴尬地挠挠头。
还有一次,溥仪跟着李淑贤去菜市场买菜。他看着琳琅满目的菜品,兴奋得像个孩子。可当他看到有人为了几毛钱和摊主讨价还价时,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小声对李淑贤说:“为了这么点钱争来争去,有失体统吧。”李淑贤哭笑不得,告诉溥仪现在大家生活都不容易,节省一点很正常。溥仪这才明白,自己以前高高在上的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新社会,每个人都要为生活精打细算。
十五、溥仪眼中的新旧世界对比
溥仪常常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回忆起自己过去的生活,将旧世界与眼前的新社会进行对比,心中感慨万千。
在他的记忆里,紫禁城是个奢华却又压抑的地方。那里有吃不完的山珍海味,穿不尽的绫罗绸缎,但同时也有无数的规矩和束缚。他虽然贵为皇帝,却连走出宫门都难如登天,身边的人对他阿谀奉承,却没有一个真心待他。而伪满洲国的日子更是不堪回首,表面上的“皇帝”风光,实则是日本人的傀儡,毫无尊严可言,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家被侵略,百姓受苦,自己却无能为力。
再看看现在,虽然生活平淡,住的是普通的房子,吃的是家常便饭,但他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他可以自由地出门,和邻居们聊天,不用再担心有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新社会人人平等,大家都为了国家的建设努力工作,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溥仪意识到,大清的辉煌早已是过眼云烟,旧世界的腐朽注定会被新社会所取代。他庆幸自己能够在有生之年,体验到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感到深深的愧疚。
十六、溥仪在邻里间的特殊形象
溥仪在邻里间可是个特殊的存在,大家都知道他曾经是皇帝,对他既好奇又有些敬畏。
每天傍晚,邻居们都会聚在院子里聊天,溥仪也会加入其中。一开始,大家还有些拘谨,毕竟面对曾经的皇帝,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溥仪很随和,总是主动和大家搭话,慢慢地,气氛就融洽起来了。有个调皮的小孩,壮着胆子问溥仪:“皇帝爷爷,你以前真的有很多金银财宝吗?”溥仪笑着回答:“是有很多,但那些都已经过去了,现在大家的生活才是实实在在的。”
有一回,邻居家的水管坏了,水漫了一地。溥仪看到后,主动帮忙修理。大家都很惊讶,没想到曾经的皇帝还会干这种粗活。溥仪一边修水管,一边说:“在战犯管理所的时候,我学会了不少东西,这些对生活很有用。”从那以后,邻居们对溥仪的敬畏少了,更多的是把他当成了一个亲切的朋友。溥仪也很享受这种邻里间和睦相处的氛围,他觉得这种平淡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
十七、溥仪对自己荒诞一生的反思
随着时间的推移,溥仪对自己荒诞的一生有了更深刻的反思。他明白,自己的一生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做出了许多身不由己的选择,但这并不能成为他逃避责任的借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闲话清史请大家收藏:(m.20xs.org)闲话清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