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卖官鬻爵方面,奕匡也与一些掌管人事任免的官员狼狈为奸。他们共同制定官职价格,瓜分卖官所得。这些官员负责寻找买官之人,而奕匡则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确保买官者顺利上任。通过这种勾结,他们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贪腐网络,将晚清官场搅得乌烟瘴气。
然而,贪腐势力之间并非铁板一块,奕匡与其他贪腐势力也存在纷争。随着奕匡权力的膨胀和财富的大量积累,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有些贪腐官员试图摆脱奕匡的控制,自行其是,这便引发了双方的利益冲突。例如,在争夺某个肥缺官职的卖官收益时,奕匡与另一位朝中权贵发生了激烈的争斗。双方在朝堂上互相弹劾,在私底下则动用各种手段打压对方。这种贪腐势力之间的纷争,虽然本质上是为了争夺利益,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晚清官场贪腐的乱象,让更多人看清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进一步加剧了晚清官场的混乱和统治的不稳定。
第十三章:奕匡的外交活动与贪腐的关联
奕匡在晚清外交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他的外交活动却与贪腐紧密相连,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作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奕匡负责与列强进行外交谈判和交涉。在这些外交活动中,他首先考虑的不是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而是如何从列强那里获取个人利益。
在与列强签订条约的过程中,奕匡往往收受列强的贿赂,从而在条约条款上对列强做出巨大让步。例如在一些通商条约的谈判中,列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更多经济特权,会向奕匡行贿。奕匡在收受巨额贿赂后,便不顾国家经济利益,同意列强提出的不合理通商要求,开放更多口岸,降低关税等,使得中国的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大量财富外流。
在处理外交事务中的洋务项目时,奕匡更是将其视为敛财的良机。无论是引进外国技术设备,还是聘请外国顾问,他都要从中抽取高额回扣。这些回扣使得洋务项目的成本大幅增加,而引进的技术设备却往往并非最先进的,聘请的顾问也良莠不齐。这不仅浪费了大量国家资金,还使得洋务运动在推进过程中困难重重,无法达到预期的自强求富目的,进一步削弱了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奕匡的这种将外交活动与贪腐挂钩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国家的外交形象和利益,加速了晚清在国际上的衰落。
第十四章:奕匡贪腐对晚清经济的全面破坏
奕匡的贪腐行为如同一把利刃,对晚清经济进行了全面且毁灭性的破坏。在财政方面,他卖官鬻爵、贪污受贿,使得大量本该用于国家建设和民生改善的财政收入流入他的私囊。这些资金的流失,导致政府财政空虚,无法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例如,本应用于修缮黄河堤坝的经费被奕匡克扣,致使黄河水患频发,沿岸百姓受灾严重,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而政府却无力救灾和恢复生产。
在商业领域,奕匡及其家族利用权势垄断行业,打压竞争对手。他们强行低价收购民间企业,然后以高价转手卖出,或者通过操纵市场价格,获取暴利。这使得许多中小商业企业纷纷倒闭,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秩序被彻底打乱。同时,他在对外贸易中,为了谋取私利,与外国商人勾结,损害民族工商业的利益。例如,他同意外国商品大量倾销中国市场,却对本国商品出口设置重重障碍,导致民族工业在内外夹击下举步维艰,严重影响了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在农业方面,奕匡的贪腐间接导致农民负担加重。各级官员为了向奕匡行贿,不断增加赋税,农民在沉重的赋税压迫下,生活困苦不堪。许多农民被迫放弃土地,沦为流民,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粮食产量大幅下降,进一步加剧了晚清的经济危机。奕匡的贪腐行为从财政、商业到农业,全面破坏了晚清的经济体系,使得本就摇摇欲坠的晚清经济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第十五章:民间对奕匡贪腐的反应与抗争
民间对奕匡的贪腐行径可谓深恶痛绝,随着他的贪腐行为日益猖獗,民间的反应也愈发强烈,并逐渐演变成各种形式的抗争。起初,民间主要通过舆论来表达对奕匡的不满。街头巷尾,人们纷纷议论奕匡的贪婪丑事,对他的行为进行谴责。一些有识之士还通过撰写文章、编写歌谣等方式,将奕匡的贪腐行为公之于众,让更多人了解他的恶行。这些文章和歌谣在民间广泛传播,极大地损害了奕匡的声誉,也激发了民众对清政府腐败统治的愤怒。
随着民众愤怒情绪的不断积累,一些地方开始出现小规模的抗争行动。例如,在一些遭受奕匡及其党羽搜刮严重的地区,农民们自发组织起来,拒绝向官员缴纳额外的苛捐杂税,以实际行动反抗奕匡等贪官的剥削。这些农民聚集在县衙门口,高呼口号,要求严惩贪官,减轻百姓负担。虽然这些抗争行动大多遭到了清政府的镇压,但却表明了民众反抗的决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闲话清史请大家收藏:(m.20xs.org)闲话清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