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开始暗中派人调查,试图找出这些异常背后的真相。他的爪牙们像一群嗅觉灵敏的猎犬,四处打探消息。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察觉到似乎有一股势力在暗中集结,意图对付鳌拜。
鳌拜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大怒。他没想到,即便索尼已死,居然还有人敢与他作对。于是,鳌拜决定先下手为强,展开反扑。
他首先拿那些与反鳌拜联盟关系较为密切的大臣开刀。他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将几位大臣革职查办,试图以此来震慑其他人,让他们不敢再与自己作对。朝堂上顿时人心惶惶,大臣们都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被鳌拜迫害的对象。
接着,鳌拜加强了对宫廷的控制。他安插了更多自己的亲信在宫廷侍卫中,严密监视康熙皇帝的一举一动。他想着,只要控制住康熙,那些反对他的势力就翻不起什么大浪。
鳌拜还试图分化反鳌拜联盟。他派人对联盟中的一些大臣进行威逼利诱,承诺只要他们脱离联盟,就会给他们高官厚禄。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大臣在鳌拜的软硬兼施下,开始动摇。
然而,鳌拜的这些举动并没有吓倒反鳌拜联盟的核心成员。他们深知此时退缩,不仅会前功尽弃,还会让整个朝廷陷入更深的危机。于是,他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加快了行动的步伐。他们一方面想办法稳定那些动摇的大臣,让他们坚定信念;另一方面,继续收集鳌拜的罪证,准备给鳌拜致命一击。在这风云突变的局势下,反鳌拜联盟与鳌拜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一场生死较量即将上演。
第十六章:康熙的决断:时机成熟,绝地反击
在鳌拜的警觉与反扑下,反鳌拜联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同时,这也让康熙意识到,反击的时机已经成熟。
康熙表面上依旧不动声色,继续对鳌拜表现出恭敬顺从的样子,让鳌拜放松警惕。然而,在暗中,他与反鳌拜联盟的核心成员们频繁联络,制定着最后的反击计划。
康熙深知,鳌拜手握重兵,且党羽众多,要想成功铲除鳌拜,必须出其不意。经过反复商讨,他们决定利用鳌拜进宫面圣的机会,将其一举擒获。
康熙挑选了一批身强力壮、忠诚可靠的侍卫,这些侍卫平日里以练习摔跤为掩护,暗中进行着擒拿鳌拜的训练。康熙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保密教育,确保计划不被泄露。
终于,机会来了。一日,康熙召鳌拜进宫,称有重要国事商讨。鳌拜像往常一样,大摇大摆地走进宫中,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降临。
当鳌拜进入宫殿后,康熙一声令下,早已埋伏好的侍卫们一拥而上。鳌拜虽然武艺高强,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围攻,也有些措手不及。他奋力反抗,但终究寡不敌众,被侍卫们成功擒获。
鳌拜被擒后,康熙立刻下令将鳌拜的党羽一网打尽。反鳌拜联盟的大臣们迅速行动,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名单,将鳌拜安插在各个部门的亲信全部拿下。
随后,康熙在朝堂上公布了鳌拜的种种罪行,证据确凿,让鳌拜无从抵赖。大臣们纷纷指责鳌拜的专权跋扈,要求对鳌拜严惩不贷。康熙顺应民意,将鳌拜革职查办,囚禁终身。曾经权倾朝野、不可一世的鳌拜,就这样在康熙的绝地反击下,彻底倒台。
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斗争,以康熙的胜利而告终。康熙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在索尼言传身教下积累的政治经验,成功地铲除了鳌拜这一威胁朝廷的大患,夺回了属于自己的权力,开启了亲政的新篇章。
第十七章:追思索尼:康熙亲政后的缅怀与传承
康熙成功铲除鳌拜,亲政之后,并没有忘记索尼这位对他影响深远的四朝元老。在康熙心中,索尼不仅是一位忠诚的臣子,更是他成长道路上的导师和引路人。
康熙下令为索尼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追思仪式,整个朝廷都沉浸在对索尼的缅怀之中。康熙亲自撰写祭文,在祭文中深情地回忆了索尼对朝廷的贡献以及对他的悉心教导。他写道:“索尼公,历经四朝,忠心耿耿,辅佐朕之先帝,亦对朕言传身教,恩重如山。朕能有今日之成就,皆赖索尼公之教诲。公虽已逝,然其精神如璀璨星辰,照亮朕之治国之路。”
为了表彰索尼的功绩,康熙追封索尼为一等公,世袭罔替,让赫舍里氏家族的荣耀得以延续。同时,康熙还经常召见索尼的后人,对他们关怀备至,勉励他们要继承索尼的遗志,为朝廷效力。
在治国理政方面,康熙传承了索尼的许多理念。他牢记索尼“以民为本”的教诲,大力推行轻徭薄赋、鼓励农桑的政策,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在用人方面,康熙借鉴索尼善于洞察人心、选拔贤能的方法,广纳人才,整顿吏治,使得朝廷上下焕然一新。
康熙还将索尼的画像挂在宫中的一处偏殿,时常前去瞻仰。每当他在治国过程中遇到难题,就会来到画像前,回忆索尼曾经的教导,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索尼虽然已经离世,但他的精神和影响却时刻伴随着康熙,在康熙亲政后的日子里,继续为清朝的繁荣昌盛发挥着作用,成为康熙开创盛世的重要助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闲话清史请大家收藏:(m.20xs.org)闲话清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