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何维走出技术科办公室的时候,刘总工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几十年的权威,从昨天开始,就已经彻底结束了。
但出乎他自己意料的是,心中除了失落,竟然还有一丝如释重负。
他看着桌上那张画了一半的图纸,那上面蕴含的才华和智慧,让他这个搞了一辈子技术的人,从心底里感到了一种颤栗和敬畏。
也许,跟着这个年轻人,真的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都别愣着了!”刘总工挺直了腰杆,像是找回了一点总工程师的威严,对着还在发呆的王振和其他组员说道,“任务都听清楚了!王振,你负责把图纸补完!老张,你负责材料力学的校核!小李,你计算一下新的热平衡参数!三天之内,必须拿出最终方案!”
他的声音,第一次为何维的计划,发出了不容置疑的指令。
说完,他拿起那份需要采购特殊材料的申请报告,戴上帽子,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办公室。
这是他作为组员的第一个任务,也是何维交给他的一个巨大的难题。
他必须完成。
刘总工先是去了生产科,找科长盖了章,证明这项技术革新是生产所需。
然后,他又去了主管财务的副厂长那里,签字批准了预算。
这两个环节都很顺利,何维现在是厂里的红人,没人会在这上面使绊子。
但当他拿着这份汇集了各方签名的报告,走进采购科办公室的时候,真正的困难来了。
采购科科长钱万里,是一个五十多岁,长得胖乎乎,见人就笑的“老油条”。
他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快二十年,练就了一身“打太极”的绝活。
不点头,不摇头,不拍板,不担责。
他笑眯眯地接过刘总工的报告,看了一眼,就把报告放在了桌上。
“哎呀,是刘总工啊,稀客稀客!”钱万里热情地给刘总工递上一根烟,“怎么?咱们厂又要搞什么大动作了?”
“老钱,我没时间跟你开玩笑。”刘总工急切地说,“这份报告上的两种材料,‘38铬钼铝合金钢’和‘型圆锥滚子轴承’,技术攻关小组急等着用。孙厂长特批的,三天之内必须到位。”
钱万里听完,脸上的笑容不变,只是拿起报告,又看了一遍,然后慢悠悠地说道:“刘总工啊,你的心情我理解。孙厂长的指示,我们肯定是要坚决执行的。但是嘛……这事,难办啊。”
他用手指点了点那两种材料的名字。
“38铬钼铝,这可是高级合金钢,专门用于制造飞机起落架和高压容器的。这东西属于国家计划内的调拨物资,每个厂的配额都是有定数的。我们厂今年的配额,上半年就用完了。现在想要,得写申请报到市物资局,市里再报到省里,一层一层审批下来,没个一两个月,根本不可能。”
他又指了指那个轴承型号。
“至于这个‘’,我查了一下我们采购目录,根本就没这个型号。这……怕不是进口货吧?”钱科长一脸为难地看着刘总工,“刘总工,你也是知道规矩的。采购进口设备和零件,那得通过外贸公司,需要外汇指标。这个指标,别说我们厂,就是市里一年都分不到几个。这事……更是难如登天啊。”
刘总工的心,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
他知道钱万里说的都是事实。
在1982年,想在三天之内,通过正规渠道搞到这两种东西,无异于痴人说梦。
“老钱,这是孙厂长亲自下的死命令!是咱们厂技术革新的头等大事!你无论如何都得想想办法!”刘总工几乎是在求他。
钱万里端起茶杯,吹了吹上面的茶叶末,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
“办法嘛,也不是没有。”他沉吟道,“特殊时期,特殊对待嘛。咱们可以写个加急报告,就说这个技术革新项目,有军方背景。我呢,再拿到市里,去找找我的老同学,看能不能从哪个兄弟单位的仓库里,给咱们‘调剂’一点出来。不过……这个过程,你也知道,人情来往,打点关系,都需要时间。三天,肯定是不够的。”
钱万里把皮球,又巧妙地踢了回来。
刘总工从采购科出来的时候,心情无比沉重。
他感觉自己像撞在了一堵由“规矩”和“流程”砌成的,密不透风的墙上。
而就在刘总工为了材料四处碰壁的时候,何维却没有待在办公室里。
他把攻关小组的具体工作,全部交给了刘总工和王振他们。
而他自己,则一个人,戴着那副黑框眼镜,走进了红星厂那个巨大无比,像个迷宫一样的总仓库。
这里是红星厂的“血液库”,堆放着从全国各地调拨来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和标准件。
仓库主任认识这个厂里的新贵,对他十分客气,任由他一个人在货架之间穿行。
何维缓缓地走着,他的眼睛并没有看那些堆积如山的货物。
他的视野中,【启示】AI正在对整个仓库进行着一场无声的“数据审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