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2、1……点火!”
伴随着陆国兴一声令下,控制室里,一名年轻的技术员颤抖着手,按下了那个红色的启动按钮。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地盯着防爆玻璃窗外,那个被各种管线和传感器包裹着的,丑陋的钢铁怪物。
那是他们奋战了三个多月,用无数汗水、失败和智慧堆砌出来的,中国第一台“复刻版”重型燃气轮机。
没有预想中的剧烈轰鸣。
只有一阵低沉的,如同远方闷雷滚过的“嗡嗡”声。
紧接着,一股肉眼可见的,夹杂着白色水蒸气和未完全燃烧的航空煤油的滚滚浓烟,从巨大的排气管道里,狼狈不堪地喷涌而出,像一条得了哮喘的巨龙,在无力地咳嗽。
控制室里的气氛,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发动机的核心转速,在仪表盘上艰难地攀升着。
五百转……一千转……
当指针晃晃悠悠地爬到三千转的刻度时,就再也上不去了。
整个机体开始发出不正常的,金属摩擦般的剧烈抖动,仿佛随时都会散架。
“停机!快停机!”
陈博失声大喊,脸上血色尽失。
技术员连忙切断了燃料供应。
那头挣扎的钢铁巨兽,在发出几声不甘的哀鸣后,终于缓缓地停了下来,只留下一股浓烈的,刺鼻的煤油味,弥漫在空气中。
失败了。
第一次点火试验,以一种近乎惨烈的方式,彻底失败了。
整个控制室里,一片死寂。
那些从京城赶来的专家们,脸色凝重。
几个月来一直斗志高昂的年轻工程师们,此刻也都垂下了头,眼中充满了失望和沮丧。
陆国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走到控制台前,看着上面那条扭曲的功率曲线,苍老的脸上,满是疲惫。
“问题……还是出在核心机上。”他沙哑地开口,“我们的压气机效率太低,产生的压缩空气压力和流量,根本不足以推动后面的涡轮。燃料进去,大部分都只是‘烧开水’,没有产生有效的功。”
一位来自航空部的专家也点点头,补充道:“而且,我刚才通过振动传感器的数据发现,它的核心转子存在严重的动不平衡。这说明,我们用自己的工艺制造出来的那些涡轮叶片,无论是重量还重心,都达不到理想的均一度。高速旋转起来,不抖才怪。”
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冰冷的现实。
他们可以“复刻”出英国人的结构,却无法“复刻”出人家那种深入到材料和工艺骨髓里的,顶级的工业底蕴。
所有人都沉默了。
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像潮水一样,淹没了每一个人。
就在所有人都陷入绝望时,控制室的门开了。
何维平静地走了进来。
他身后,跟着的是抱着一大摞资料,眼神同样坚定的林秋宜。
这几个月,何维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他和林秋宜领导的那个“未来组”。
“何……何总工。”
陆国兴看到何维,脸上露出一丝愧疚。
“我们……让你失望了。”
何维没有说话,他只是走到控制台前,拿起了那份惨不忍睹的试验记录。
他看得很快,几乎是一目十行。
几分钟后,何维放下了报告。
他没有批评,也没有失望。
他的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微笑。
“不。”他缓缓地开口,“恰恰相反。我认为,今天的这次试验,非常成功。”
“成功?”
陈博愣住了,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它能转,能响,没有当场爆炸。这就已经成功了百分之九十。”何维的目光扫过众人,“它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了我们,我们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它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指明了最清晰的方向。”
“而且……”何维的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弧度,“你们以为,我这几个月,真的只是在办公室里看历史书吗?”
他转身,对身后的林秋宜点了点头。
林秋宜立刻将她怀里那摞厚厚的资料,分发给了在场的每一位专家。
那是一份全新的,用中文和德文双语书写的技术方案。
封面上,印着一行让所有人呼吸都为之停滞的大字:
【关于“复刻版”燃气轮机核心机系统性升级改造方案(第一版)】
在场的所有专家,都用一种颤抖的手,翻开了这份方案。
当他们看到里面的内容时,整个控制室里,瞬间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这份方案,开篇就用无可辩驳的数据,指出了现有“复刻版”在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三大核心部件上,存在的十七处致命的设计缺陷和工艺短板。
每一处,都分析得鞭辟入里,一针见血。
紧接着,方案针对这十七个问题,给出了十七套全新的,堪称异想天开的解决方案!
比如,针对压气机效率低下的问题,方案里竟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可变弯度导向叶片(VIGV)”设计,通过改变进气角度,来拓宽压气机的工作范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