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维这番求贤若渴,不拘一格的“招贤令”,通过各种半公开、半私密的渠道,像一股强劲的电流,迅速传遍了中国大江南北,那些沉闷压抑的科研院所和国营工厂的角落。
它点燃了无数颗被现实磨灭了梦想,却依旧不甘沉寂的心。
短短一个月之内,红旗工业集团的总部,成了全中国最热闹,也最“藏龙卧虎”的地方。
一封封自荐信,像雪片一样从全国各地飞来。
一个个眼神里带着光,气质桀骜不驯的“技术怪人”,怀揣着自己那些被尘封已久的设计图和构想,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
他们之中,有因为顶撞了学阀权威,被下放到农场养猪的理论物理学博士。
有因为沉迷于“不切实际”的算法研究,被妻子抱怨一辈子买不起房的计算机天才。
也有像陈博的同学孙正平那样,在破败的小厂里,用废品创造着各种奇思妙想的“民间发明家”。
这些人,在他们原来的单位,是格格不入的“刺头”,是领导眼中的“麻烦制造者”。
但在这里,在何维的眼中,他们是未经雕琢的璞玉,是足以改变世界的宝贵财富。
林秋宜领导的那个小小的办公室,成了整个集团最繁忙的“人才甄别中心”。
她和她的团队,夜以继日地筛选着每一份简历,安排着每一场面试。
而何维,则亲自担任首席面试官。
他的面试,也与众不同。
他不问学历,不问履历,更不问你和以前单位的领导关系如何。
他只问一个问题。
“把你最大胆,最疯狂,最不被人理解的想法,告诉我。”
然后,他会静静地听着。
有的想法,天马行空,不切实际。
何维会毫不留情地指出其中的逻辑漏洞,然后送客。
而有的想法,虽然稚嫩,却闪烁着天才的火花。
每当此时,何维的眼中,都会爆发出找到知己般的兴奋光芒。
他会当场拍板,给钱,给人,给设备,给政策。
“我给你成立一个独立的项目组,预算无上限,人员随你挑。我只有一个要求,一年之内,把你的这个想法,变成我看得到,摸得着的样品!”
这种不计成本的信任和支持,让每一个被选中的“野猴子”,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感觉自己不是来找工作,而是找到了一个能实现毕生梦想的天堂。
曾经在中科院物理所资料室里,默默无闻地管理着旧期刊的许林如,被何维三顾茅庐,亲自请出了山。
当何维把那份关于“磷酸铁锂”的,由【启示】AI生成的,充满了未来科技感的理论报告放在他面前时。
这位在国内最早接触锂电化学,却因为思想过于超前而被整个学界排挤的老专家,看着报告,双手都在颤抖。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份技术报告,而是在看一本失传已久的武功秘籍。
他积压了半辈子的委屈和不甘,在这一刻,化为了最汹涌的激情。
“干!”他只说了一个字,眼中却重新燃起了二十年前的火焰,“何总工!只要有你这份东西指路,只要材料能跟上,半年!半年之内,我保证为你拿出第一块合格的磷酸铁锂电池样品!”
于是,红旗工业集团的版图上,多了一个全新的,也是保密级别最高的“新能源材料实验室”。
主任,许林如。
曾经在变压器厂里郁郁不得志的白孟德,在面试中,向何维展示了他自己设计的一套“脉宽调制(PWM)”电路方案。
这个在当时还非常小众的理论,却能以极高的效率,对电流进行精准的控制。
何维当场拍板,成立“电力电子实验室”。
他给了白孟德一个任务——为未来的混合动力系统,设计一套全新的,高效率,大功率的电机控制器(MCU)。
“我不要你们仿制国外的产品。”何维对他说,“我要你们,基于这个PWM理论,结合我们自己生产的半导体器件,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全新的技术路线。”
而陈博那位在东北小厂里“玩物丧志”的同学,孙正平,更是给何维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
他带来的,不是图纸,而是一个用各种废旧零件和摩托车链条拼凑起来的,丑陋无比的“机械手臂”。
这个手臂,竟然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电位器,模仿人手的动作,抓住一个杯子!
虽然动作笨拙,摇摇欲坠。
但何维却从这个简陋的模型上,看到了未来那座庞大的,闪耀着人工智能光芒的自动化工厂的雏形!
“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实验室”,当场成立。
孙正平,这个曾经差点被学校开除的“惹事精”,被何维破格任命为主任,并且给了他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两年之内,为集团的发动机生产线,打造出第一台可以代替人工进行焊接和搬运的工业机器人。
就这样,一个个“孙悟空”,一群群“野猴子”,在何维的感召下,从五湖四海汇集而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