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间如同飞机库一般大小的恒温恒湿厂房里。
那台从荷兰,辗转万里运回来的PAS 2000二手光刻机,已经被完全拆解开来。
上万个大大小小的零件,被分门别类地,整齐地摆放在了上百张巨大的工作台上。
每一个零件旁边,都站着一到两名国内最顶尖的工程师。
他们拿着放大镜,游标卡尺和厚厚的笔记本,对这些代表着八十年代全世界最先进工业水平的“艺术品”,进行着最细致的,近乎痴迷的研究和测绘。
这里成了一所中国最顶级的工业技术博物馆,也成了一所没有围墙的逆向工程大学。
“何总工,你回来了。”钱立群看到何维,立刻迎了上来,他的脸上带着无法掩饰的疲惫和沮丧。
“我们把PAS 2000光刻机都拆开了。每一个零件,每一颗螺丝,都进行了编号和三维建模。”
他指着厂房中央,那几个最核心也是最复杂的部件。
“但我们还是遇到了几个绕不过去的坎。”
他指向那个,由十几块巨大的晶莹剔剔的特种玻璃组成的复杂镜头组。
“蔡司的光学镜头。它的镜片曲率,它的镀膜工艺,我们复制不出来。”
他又指着那个由超精密导轨和气浮轴承组成的工件台。
“纳米级的运动控制。它的伺服电机,它的激光干涉仪,我们同样也造不出来。”
钱立群的语气里,充满了深深的无力感。
他们可以测绘,可以分析,可以理解。
但他们造不出来。
就像一个能看懂最复杂棋谱的棋手,却没有落下那颗关键棋子的棋力,这就是加工工艺的差距。
这是一道,需要用几十年的时间,用无数次的失败,以及天文数字的投入,才能去一步步追赶的巨大鸿沟。
“我明白。”何维点了点头,脸上却并没有太多的意外。
这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知道,光靠逆向工程,是永远也造不出真正的光刻机的。
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模仿,而是一次颠覆式的技术路线革命。
而这场革命的钥匙,并不在他们的实验室里。
何维离开了半导体实验室,回到了办公室,眉头紧锁。
下一步该怎么做,他正在【启示】AI的指引下,紧张地规划着。
就在这时办公室外,传来了汽车的引擎声。
一辆挂着外交牌照的黑色轿车,停在了门口。
一个金发碧眼,穿着一身考究西装的欧洲男人,在一名中方官员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男人径直走到了何维的面前,微笑着伸出了手。
“想必,您就是创造了这一切奇迹的,何先生吧?”
他用一口,略带法国口音的英语说道。
“我是,法国阿尔卡特公司,新上任的,大中华区总裁。我叫,皮埃尔。”
何维看着这位,不请自来的“访客”,眼神里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
他知道,最后一块,也是最关键的一块拼图。
自己找上门来了。
喜欢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