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再需要,去追求镜片本身那极致的光滑和曲率。我们可以,在两片普通的加工精度相对较低的镜片之间,注入一种特定折射率的高纯度去离子水,或者某种氟化液体。”
“然后,我们通过改变这两片镜片之间的距离,和施加在液体上的微小压力,来动态地精准地,改变这个‘液体透镜’的焦距和曲率。”
他停顿了一下,给众人留下消化和理解的时间。
“这样做,有三个巨大的好处。”
“第一,液体的表面张力,会让它的表面形成一个比任何研磨工艺都要完美的光滑球面。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们研磨精度不够的问题。”
“第二,我们可以通过更换不同折射率的液体,来轻松地实现对不同波长光线的聚焦。这为我们未来,使用波长更短的‘深紫外光源’,留下了无限的升级空间。”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何维的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作弊”般的,狡黠的光芒。
“这种‘液体透镜’,对镜片本身的材料要求并不高。我们甚至,可以用更高折射率的蓝宝石,或者氟化钙晶体,来替代昂贵的光学玻璃。”
“而这两种东西,”他笑了笑,“我们自己的实验室,已经可以小规模地拉制出来了。”
整个白板前一片死寂。
所有国内顶尖的光学泰斗们,都像一群小学生一样,呆呆地看着何维画出的那个,他们从未想象过的,充满了奇思妙想的“液体镜头”。
他们的大脑,被这种完全颠覆了传统光学理论的,降维打击般的思路,给冲击得一片空白。
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困扰了他们一辈子的,那些如同天堑般的难题,竟然可以被如此轻巧、如此优雅的方式直接绕过去。
那位之前还唉声叹气的老院士,颤抖着走上前。
他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轻轻地抚摸着白板上,那条代表着“液体”的曲线。
他的眼中充满了泪水。
“天才……”他喃喃自语,“这才是,真正的,跨越时代的天才构想……”
接下来的几个月。
整个西北基地的光学实验室,彻底疯了。
那些平均年龄超过六十岁的老专家们,像一群重新找到了信仰的年轻人,爆发出了一种令人难以想象的工作热情。
他们把家都搬到了实验室,夜以继日,不眠不休。
他们废寝忘食,对何维提出的那种“浸没式液体镜头”方案,进行着疯狂的验证和实验。
他们失败了无数次,损毁了十几套价值上百万的昂贵测试设备,何维对此淡然一笑,大笔一挥,基金会立刻又给他们添了几十套。
这些国宝级的专家们,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因为每一个人都无比清晰地看到了那条通往山顶的光明道路。
终于,在1986年的冬天。
当金沟镇的第一场雪,悄然落下的时候。
光学实验室里,爆发出了一阵,足以掀翻屋顶的雷鸣般的欢呼。
第一组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的浸没式光刻物镜的实验样机,成功地在硅片上投射出了清晰的宽度小于一微米的测试线条!
虽然,这距离真正的芯片制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这是第一步。
是从“零”到“一”的伟大的第一步。
当这个消息,传到何维的耳朵里时。
他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然后,他拿起了电话,拨通了京城半导体实验室的号码。
“钱老,陈老。”
“让那台被拆散的光刻机,开始重新组装吧。”
他的声音,沉稳,而又充满了力量。
“所有的零件,都已经到齐了。”
“现在是时候,让它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新站立起来了。”
喜欢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