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基地,都沉浸在一种近乎于“炼金术”般的氛围里。
数据,海量的数据,从材料实验室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指挥中心的服务器里。
然而,最初的结果却令人绝望。
第一周,他们打印出的一千多个试块,经过严格检测后,合格率是零。
不是性能不达标,就是内部充满了各种微观缺陷。
“报告!A组301号试块,在1200K高温蠕变测试中提前断裂!”
“报告!B组522号试块,金相分析发现内部存在球化不完全的金属颗粒!”
“报告!C组89号试块,在零下200度低温冲击测试中,呈现出灾难性的脆性断裂!”
……
一个个坏消息,像一把把重锤,敲击着每一个人的信心。
团队里开始出现了悲观的情绪。
“这条路,是不是根本就走不通?”
“也许传统工艺,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就在团队士气即将跌入谷底的时刻,何维将自己关在了指挥中心里整整三天三夜。
他没有去碰任何实验设备。
他只是坐在【昆仑引擎】的“数字孪生”系统前,将过去一个月积累的所有失败数据——整整上万组的实验参数和分析报告——全部输入了进去。
然后,他开始做一件让所有软件工程师都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
他开始修改【昆仑引擎】的底层物理算法。
“何总工在做什么?”一位年轻的软件工程师,看着何维屏幕上那如同瀑布般滚动的,充满了复杂物理公式的代码,困惑地问身边的万润南。
万润南,这位红旗软件体系的掌舵人,此刻也只能苦笑着摇头。
“我不知道。”他坦诚地说,“何总工正在写的这些东西,已经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畴。这更像是在用代码,去复现宇宙诞生之初的物理规律。”
万润南的感觉没有错。
何维,正在【启示】AI的辅助下,将他脑海中那些超越时代的基础物理学和材料学理论,与从马斯克那里获取的数千次失败试验数据相结合,为【昆仑引擎】增加一个全新的,也是史无前例的仿真模块。
它的名字叫做“微观尺度金属凝固过程模拟”。
过去的“数字孪生”,只能模拟宏观世界。比如一辆车撞上去会怎样,一台发动机的推力有多大。
而这个全新的模块,将模拟的尺度,深入到了微米乃至纳米级别。
它不再只是模拟“结果”。
它开始模拟“过程”。
它模拟激光束与每一颗金属粉末相互作用时,能量是如何传递的。
它模拟熔融的金属液体,在短短千分之一秒内,是如何结晶,如何形成不同的晶相。
它甚至可以模拟,在快速冷却的过程中,金属原子之间因为排列不均而产生的内部应力。
这是一个无限接近于“真实造物”的上帝视角模拟器。
三天后。
当何维一脸疲惫地走出指挥中心时,他将一个U盘,交给了早已等候在外的发动机团队负责人。
“把这里面的参数,输入到【洛书一号】里。”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充满了自信。
“打印一个新的试块。然后,直接进行最严苛的全套测试。”
半天后。
当那个被命名为【创世纪-001】号的全新试块的测试报告,出现在大屏幕上时。
整个材料分析实验室,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
所有的测试项目,后面都跟着一个绿色的词语:合格。
它的高温蠕变性能,比理论值高出10%。
它的低温冲击韧性,完美。
它的内部晶相结构,致密、均匀,如同最完美的艺术品。
“很好。”何维看着那份完美的报告,平静地点了点头。
“现在,”他转向陆国兴,“让【洛书一号】开始工作吧。”
“为我们的【祝融一号B型】,打印出它的第一颗,真正健康的,再生之心。”
试车台上,那座曾经见证过辉煌,也即将见证失败的钢铁巨兽,正在等待着它的命运裁决。
喜欢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