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光学专家提出的“等离子屏蔽”问题,像一尊无形的石碑,沉甸甸地压在了会议室里每一个人的心头。
“等离子屏蔽?”飞控小组的负责人,失神地喃喃自语,“那不就是航天器再入大气层时,都会遇到的‘黑障区’吗?期间所有的无线电通信都会中断。我们怎么可能让光束穿透那道由烈焰构成的墙壁?”
“是啊,”另一位通信专家也面色凝重地补充道,“火箭着陆发动机产生的等离子体,其温度和密度,甚至比再入大气层时的还要高。别说是激光了,就是X射线都很难不受干扰地穿透。这在物理上,是无解的。”
刚刚还兴奋不已的专家们,此刻都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他们攻克了发动机的节流,攻克了火箭的控制,却输给了火箭自己喷出的尾焰。
王建国博士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他看着何维,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本以为这位年轻人能再次创造奇迹,但这一次,他们面对的,似乎是上帝亲自设下的禁区。
“看来,”他声音沙哑地说道,“我们只是把一个‘物理极限’,换成了另一个更难逾越的‘物理极限’。”
整个会议,似乎将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失败宣告结束。
然而,自始至终,何维的脸上都没有出现丝毫的沮丧。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所有人的分析,那双深邃的眼眸里,闪烁着一种旁人无法理解的,如同解开一道宇宙终极谜题时的专注与兴奋。
“各位,”他终于开口了,声音不大,却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你们说的都对。从能量的角度看,我们确实无法用一束光,去对抗一堵由等离子体构成的能量墙。任何试图提高激光功率来‘烧穿’这堵墙的尝试,都是愚蠢且徒劳的。”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但是,谁说,我们一定要跟它比拼‘能量’呢?”
“我们为什么要跟一个野蛮的巨人去比力气,而不是用‘信息’去战胜它呢?”
“信息?”这个词,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何维走到电子白板前。
他没有画任何复杂的物理模型,而是写下了一个名字——克劳德·香农。
以及克劳德·香农的“信道容量定理”。
“信道容量定理告诉我们,”何维的声音,带着一种布道者般的感染力,“在一个存在噪音的信道里,信息能否被准确地传递,其核心不完全取决于信号的功率有多强,更取决于信号的‘编码方式’有多么优秀,以及它所携带的‘信息熵’有多高。”
“简单来说,”他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等离子体是一个极其吵闹的‘噪音’制造者。它会污染我们的信道,淹没我们的信号。”
“我们过去的思路,是想把我们的‘激光信号’的声音,喊得比噪音更大。但事实证明,我们喊不过它。”
“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改变我们的‘语言’。”
“我们要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独一无二的,拥有极高辨识度的‘语言’。这种语言,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音节,能够穿透噪音的墙壁,到达接收者的耳朵里,接收者也能从一片混乱的背景噪音中,识别出信号,并立刻还原出整句话的完整含义。”
这番充满了信息论哲学的讲解,让在场的大多数人都听得云里雾里,但又不明觉厉。
“何总工,”那位光学专家,壮着胆子问道,“您说的这种‘新语言’,具体是指什么?”
何维笑了。
是时候揭晓那个来自他脑海深处,超越了这个时代的,但又牢牢植根于现实工程技术的终极答案了。
“它的实现,需要两项技术的协同作战:自适应光学与扩频通信。”
“首先,自适应光学。”何维解释道,“等离子体对激光的干扰,不是均匀的,而是一种瞬息万变的‘湍流’。就像透过篝火看对面的景物,景物会扭曲、会跳动。”
“传统的激光器,发射的是一束固定的光。而我们的【天枢】系统,将在激光发射端,增加一个由数百个微型变形镜组成的‘自适应光学校正矩阵’。”
他调出【昆仑引擎】的模拟动画。
“火箭上的接收器,会实时地将接收到的‘扭曲’光斑信息,以极高的速度反馈给发射端。我们的‘校正矩阵’,会根据这个反馈,在一秒钟内进行数万次的反向预畸变调整,主动地抵消掉等离子体湍流带来的影响。这就好像一个神枪手,在面对一个左右横跳的目标时,他打出的不是直线,而是一条预判了对方走位的弧线,最终确保子弹能精准命中。”
“但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何维继续说道,抛出了更核心的部分。
“更重要的是编码,也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将采用军事通信领域的‘码分多址’CDMA扩频技术,来对我们的激光信号进行编码。”
这个词,让在场的通信专家瞬间睁大了眼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