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直接反驳对方的指控,而是微笑着,向所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
“尊敬的主席,各位代表,”她的声音平静而清晰,“我完全同意刚才这位美国代表对我方法律条文的引述。是的,《外空条约》神圣不可侵犯,它明确规定了,‘国家’不得占有月球。”
她刻意加重了“国家”这个词的发音。
紧接着,她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美国代表团的方向。
“但我想请问,在座的各位,有谁能在《外空条约》的任何一个章节、任何一个条款中,找到一个字,明确规定了‘私人公司’不得利用外空资源吗?”
这个问题,如同一记精准的点穴,瞬间击中了《外空条约》诞生半个世纪以来,那个最着名,也最无可奈何的“法律真空”!
女律师乘胜追击:“条约禁止的是‘主权占有’,而我们红旗集团,从未对月球提出任何主权要求。我们所做的,是和平的、科学的、透明的商业勘探,并将勘探的结果,与全世界共享。这恰恰是符合条约第一条‘为全人类谋福利’的崇高精神的!”
“至于美国代表提到的‘太空殖民主义’,”她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我倒很想提醒一下大家。就在几年前,正是美国自己,通过了所谓的《商业太空发射竞争法案》,其中单方面地规定了,美国公民或公司,有权‘拥有、运输、利用和出售’他们在太空,包括月球上所获取的任何资源。怎么,当你们自己的公司准备去‘挖矿’时,就是合法的商业自由;而当一家中国公司,仅仅是去‘画了一张地图’时,就变成了非法的‘太空海盗’?这种双重标准,恕我直言,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这番有理有据、绵里藏针的辩护,瞬间扭转了会场的风向。
许多原本保持中立,甚至对红旗集团抱有疑虑的第三世界国家代表们,眼中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他们看明白了。
这根本就不是一场关于法律与正义的讨论。
这是赤裸裸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霸权逻辑!
紧接着,巴西、阿根廷、南非等国的代表纷纷发言,表示支持红旗集团“在现有国际法框架下的商业探索自由”,并呼吁建立一个更加公平、更能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外空资源利用新秩序”。
一场本该是针对红旗集团的“围剿大会”,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围绕《外空条约》如何适应新时代、如何限制美国“太空单边主义”的、无休止的争吵与拉锯。
而就在这场全球性的法律和舆论混战之中,【探索者一号】,这艘承载了太多荣耀与纷争的旗舰,已经悄然返回了它的母港——【天梯一号前哨站】。
何维、李道宏、林兰三人,在机械臂的辅助下,轻松地将月岩样本、实验数据和【开拓者号】着陆器,都转移到了前哨站的存储舱内。
随后,他们三人再次换乘轻便的【天梭号】天地往返飞行器,像三位结束了漫长远洋航行的船员,踏上了回家的最后一段旅程。
……
当【天梭一号】那充满了科幻感的机翼,划破文昌清晨的薄雾,以一个极其优美的姿态,稳稳地降落在基地的主跑道上时。
跑道两旁,早已等待了数个小时的人群,瞬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红旗集团的员工、工程师家属、以及闻讯赶来的无数媒体记者和民众,将整个基地挤得水泄不通。
人们挥舞着旗帜,高喊着他们的名字。
那一刻,他们不仅仅是红旗集团的英雄,更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英雄!
当何维第一个走出舱门,向着欢呼的人群挥手致意时,他脸上的表情,平静而温和。
他知道,自己已经安全地、带着那份烫手的“宝藏”,回到了自家的大本营。
在记者招待会上,面对无数关于“月球资源所有权”的尖锐提问,何维的回答,与他的法务团队在联合国上的表现,如出一辙,滴水不漏。
“红旗集团,将永远是《外层空间条约》最坚定的拥护者和遵守者。”他微笑着,面向全世界的镜头,语气诚恳而坦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科学,为了全人类的共同未来。那份‘资源地图’,我们很乐意与任何一个致力于和平利用太空的国家和机构,进行开放式的数据共享与科研合作。”
这番冠冕堂皇的“伟光正”宣言,让他再次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
他绝口不提“商业开发”,更不提“所有权”。
他成功地为自己,也为红旗集团,披上了一层名为“科学”与“共享”的、坚不可摧的铠甲。
看着电视上,那个被鲜花与掌声簇拥、显得无比谦逊而光辉的年轻身影。
远在华盛顿的哈里森·斯科特,狠狠地将手中的酒杯摔在了地上。
他知道,他们输了。
不仅输在了技术上,更输在了这场更加凶险的、围绕着规则和话语权的战争上。
这个名叫何维的男人,像一条滑不留手的巨龙,他们用尽全力编织的法律之网,不仅没能将其困住,反而被他巧妙地利用,为自己赢得了整个第三世界的拥戴。
然而,哈里森·斯科特永远不会知道。
就在这位被全世界誉为“太空圣人”的年轻英雄,在享受着凯旋荣光的同时。
在他的内心深处,一个比“商业开发”和“资源利用”,要宏大、深邃、也霸道得多的念头,已经因为这次月球之行,而被彻底唤醒。
他带回来的,不仅仅是一张地图。
更是一个,足以颠覆地球现有全部秩序的潘多拉魔盒。
喜欢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