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容错化。”
“系统的稳定性,不应该依赖于单颗卫星的完美无瑕,而应该来自于整个星座网络的冗余设计和强大的自我修复算法。我允许甚至鼓励你们在制造成本和单体可靠性之间,做一个大胆的取舍!”
这三大原则,颠覆了周明航和在场所有工程师们脑中根深蒂固的航天制造理念。
他们终于明白,何维要的不是一颗颗“卫星”,而是一种可以被大规模生产、快速部署、快速迭代的“卫星快消品”。
然而,最大的技术瓶颈依然存在。
周明航提出了最核心的问题:“何总,就算实现了模块化和标准化,卫星最核心的相控阵天线和信号处理器,依然需要极其复杂的工艺,这才是最耗时的部分。”
“问得好。”何维赞许地点点头。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设备——【洛书·巨灵II型】3D打印机的内部工作模拟动画。
“你说的这部分,我们不‘组装’,我们‘打印’。”
何维的声音充满了自信。
“我已经让科学院的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多材料复合打印技术。我们可以将数千个微型天线单元、复杂的波导结构和多层电路板,一次性、一体化地‘打印’在一块高度集成的基板上。
这个过程,将把原来需要数百道工序、耗时数周的工作,压缩到不到两个小时。”
“成本,将是传统工艺的百分之一。”
动画中,那支闪烁着蓝色光芒的打印头,如同神之画笔。
在一片空白的基板上,缓缓打印出一颗精密到令人叹为观止的、闪耀着金属光泽的卫星“心脏”。
周明航怔怔地看着屏幕,嘴唇微微颤抖。
他彻底明白了。
何维根本不是在优化流程,他是在用一个更高维度的技术,直接抹掉了整个旧有的制造体系。
这不是改良,这是创世。
“现在,”何维看着他,眼中带着一丝笑意,“你还觉得,日产六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吗?”
周明航猛地挺直了腰板,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他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燃烧。
“保证完成任务!”。
......
设计图纸在无数个屏幕上飞速滚动。
海南文昌,一片全新的土地被平整出来。
巨大的钢结构厂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
一台台闪耀着金属光泽的、从未对外公布过的新型自动化设备被运入厂区。
数月后。
一座比“X车间”更庞大、更安静、更具未来感的银白色工厂,悄然矗立在了海岸线上。
工厂的大门上,镌刻着两个简洁而有力的大字——【星光】。
在工厂内部,巨大的无尘车间里,看不到一个人影。
只有无数条高速运转的机械臂,在淡蓝色的灯光下,精确地抓取、组装、测试着一个个标准化的卫星模块。
在生产线的尽头,一颗颗通体银白、设计简洁流畅、充满了工业美感的“织女星”卫星,如同流水线上刚刚下线的崭新汽车一样,被封装在特制的保护箱中缓缓运出。
出厂卫星的电子计数牌上,那个代表着“今日产量”的数字,不断地跳动。
那个曾经被认为是天方夜谭的工业奇迹,此刻正以一种极其安静方式,变成了现实。
喜欢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