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的交锋,以一种超乎所有人想象的方式落幕。
何维那记堪称神来之笔的‘天网·共益’计划,不仅瓦解了美国精心构建的围剿联盟,更将红旗集团的国际声望,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道德高地。
第二天,全世界的媒体头条,都从对“轨道战争”的紧张猜测,变成了对“数字丝路”基金的狂热报道。
那些昨日还在义正言辞地指责红旗集团“破坏太空安全”的西方媒体,此刻却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转而开始讨论这项公益计划可能带来的地缘政治影响。
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则爆发出了一致的、毫不掩饰的赞美。
他们将何维称为“数字时代的普罗米修斯”,将“天网”誉为“来自天空的礼物”。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红旗集团赢得如此彻底,如此酣畅淋漓。
然而,对于何维而言,舆论的胜利只是一个副产品。
承诺的分量,远比言语的技巧来得更重。
真正的胜利,不在于对手的哑口无言,而在于承诺的最终兑现。
就在“共益”计划宣布后的第二周,当世界还在消化这场舆论风暴时,红旗集团庞大而高效的执行机器,已经悄然启动。
第一缕光,被投向了人类文明的摇篮——东非大裂谷。
在肯尼亚的一片偏远高原上,坐落着一所由几间泥砖房构成的简陋小学。
这里的孩子,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贫瘠的土地上,他们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头顶那片澄澈得仿佛能洗涤灵魂的星空。
但今天,他们将看到比星空更璀璨的奇迹。
一间被临时改造的教室里,红旗基金会捐赠的【红魔·星火】手机,通过一根数据线连接着一台小小的投影仪。
墙上挂着一块洗得发白的旧床单,充当着幕布。
当地的老师,一位皮肤黝黑、眼中却充满智慧的中年人,正激动地对孩子们说着什么。
他们眼神中充满了好奇、期待,以及一丝不敢置信。
洛城时间,上午九点整。
当老师在手机上点下一个蓝色的星辰图标时,教室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没有丝毫的延迟,没有恼人的缓冲。
幕布上,瞬间出现了一幅清晰、稳定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
一位戴着眼镜、气质温文尔雅的老者,正微笑着看着他们。
他的身后,是洛城大学天文系的巨型星图。
“孩子们,你们好。我叫李思源,是你们的天文学老师。”
老教授的声音,通过小小的手机扬声器传出,清晰得如同他就站在这间教室里。
孩子们发出了压抑不住的惊呼。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清晰的影像,更无法想象,一个远在万里之外的人,能够如此真实地出现在他们面前。
“我知道,你们那里的星空,是世界上最美的。”李教授的声音充满了温和的引导力,“但今天,我想带你们去看看,在那些星星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奥秘。”
他身后的星图开始缓缓转动,从太阳系,到银河系,再到遥远的星云。
那些原本只存在于教科书上模糊插图中的宇宙奇观,此刻以前所未有的高清细节,展现在这群非洲孩子的眼前。
他们看到了土星环的瑰丽,看到了猎户座大星云的绚烂,看到了我们所处的银河,不过是宇宙中亿万尘埃中的一粒。
知识的光芒,在这一刻,真正穿透了地理的阻隔,公平地照进了这间位于世界“角落”的教室。
那个曾经分割世界的数字鸿沟,在“天网”的光芒下,被悄然填平。
而在世界的另一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正在上演。
叙利亚,一个被战火蹂躏的边境小镇。
在“无国界医生”组织的临时医疗帐篷里,气氛紧张得令人窒息。
一位年轻的法国医生,阿兰,正满头大汗地盯着手术台上的一个小女孩。
女孩在刚才的空袭中被弹片击中,一块小小的金属,嵌入了靠近心脏的危险位置。
这里没有X光机,更没有进行复杂手术的条件。
以阿兰的经验,他根本不敢进行这场手术。
“准备‘天网’远程连接!请求上海总部的陈教授支援!”阿兰对着助手大喊。
一台军用级的加固型【红魔】平板,被迅速连接。
几秒钟后,一位头发花白、神情威严的医生影像,出现在平板上。
他正是中国最顶级的心胸外科专家,陈院士。
“阿兰,别紧张,把你的视野共享给我。”陈院士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阿兰深吸一口气,开启了第一视角共享。
瞬间,他眼前的一切,包括那个危急的伤口,都同步出现在了远在上海的手术室巨幕上。
“很好。现在,用超声波探头,按照我给你的角度,缓慢移动。”
陈院士的话音刚落,阿兰的视野中,就出现了一个由蓝色线条勾勒出的、半透明的虚拟角度指示器。
他小心翼翼地移动着探头,当现实中的探头与虚拟的指示器重合时,发出“滴”的一声轻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