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世界的废墟之上,并未立刻响起胜利的凯歌。
最初的震惊和恐慌尘埃落定,全球的资本市场还在消化着这场史无前例的行业“大停运”所带来的剧烈动荡。
一种更深邃、更理性的声音,开始从学术界和精英层中浮现出来。
这一次,人们关注的不再是商业的成败,而是一个关乎人类文明未来的、更宏大的命题。
英国,BBC的深夜访谈节目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长,艾利斯泰尔·芬奇教授,面对镜头,用一种极其严肃的、不带任何偏见的口吻,说出了那段引发全球深思的话:
“毫无疑问,何维先生和他的‘天网’,是继互联网诞生之后,人类信息技术领域最伟大 的革命。他以一己之力,将全人类带入了天基通信的新纪元,这是不容置疑的功绩。”
“但是,”芬奇教授话锋一转,眼神中充满了忧虑,“当我们为这条通往天空的康庄大道而欢呼时,也必须警惕一个幽灵——一个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被NASA科学家唐纳德·凯斯勒所预言的幽灵。”
“凯斯勒综合征,”他一字一顿地说道,“即太空垃圾的连锁碰撞效应。当近地轨道的物体密度达到一定临界值,一次碰撞产生的碎片,会像雪崩一样,引发更多、更剧烈的碰撞,最终形成一条无法穿越的、由高速金属碎片构成的‘死亡地带’,彻底锁死人类通往太空的道路。”
“‘天网’计划在两年内,向轨道部署了数千颗卫星。这固然是奇迹,但也让人类的近地轨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得拥挤不堪。我无意指责,我只是想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向何维先生,也向全世界提出一个问题。”
“谁来为这条日益拥挤的天路,打扫卫生?”
“谁来为人类的未来,守护这片最后的、也是唯一的星空?”
这段访谈,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了全球性的波澜。
芬奇教授的观点,被无数主流媒体转载。
人们的热情开始冷却,理性的思考开始回归。
红旗集团取得了商业上的完胜,但它也因此背负上了一份前所未有的、超越商业范畴的巨大责任。
世界在等待何维的回答。
……
文昌,战略指挥中心。
何维刚刚结束了与“愚公”基地的例行通信,巨大的全息屏幕上,正播放着芬奇教授的访谈录像。
钱立群院士和几位航天部门的核心高管,都站在他的身后,神情严肃。
“何总,这个芬奇教授在国际学界地位很高,他的话很有分量。现在外面的舆论风向,开始转向‘责任论’了。”一位高管低声汇报道。
何维静静地看完视频,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
他关掉屏幕,转过身,看着众人,语气平静地开口:
“芬奇教授不是在危言耸听,他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对的。”
这句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有些惊讶。
“‘天网’的成功,必然伴随着责任。事实上,在我们发射第一颗‘织女星’之前,这个问题,就已经被列为了整个计划的最高优先级。”
何维的声音里,永远有一种运筹帷幄的从容。
他走到指挥台前,调出了一个项目文件夹。
文件夹打开,一个充满了工业美感的机械体三维模型,出现在众人面前。
它像一只由金属和太阳能帆板构成的、蛰伏着的蜘蛛。
“诸位,我向你们介绍——‘清道夫’计划。”
何维的声音,回荡在安静的指挥中心里。
“‘清道夫’,是我们为‘天网’,也是为全人类的太空未来,准备的专属‘轨道环卫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不是一颗卫星,而是一款小型的、具备高度自主能力的‘轨道维护无人机’。”
他伸手放大模型的细节,向众人展示着它的核心功能:
“它的前端,搭载了基于‘天巡’算法的超高精度图像识别系统,以及一个可以瞬间张开的、由超导材料编织而成的电磁捕捉网。它的任务有两个。”
“第一,对内,监控并回收。每一颗‘织女星’在设计寿命终结前,都会自动发送‘临终信标’。届时,距离最近的‘清道夫’会被唤醒,主动靠近并将其捕获,然后启动自身的离子推力器,带着这颗报废的卫星,一同坠入大气层烧毁。‘尘归尘,土归土’,不留下一片太空垃圾。”
“第二,对外,主动清理。”何维的语气加重了几分,“更重要的是,‘清道夫’将利用其巡航的空余时间,主动捕捉和清理那些早已存在于轨道上的、对‘天网’和其他航天器构成威胁的、无主的废弃火箭残骸和大型碎片。我们不仅要打扫自己的房间,也要顺便清扫一下公共的走廊。”
整个指挥中心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个计划的深谋远虑和宏大格局,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从下个月的发射任务开始,”何维宣布,“我们每一次‘一箭六十星’的发射,都将减少一颗‘织女星’的配额,替换为三颗折叠收纳的‘清道夫’。它们将在轨道上,组成一个动态的、24小时待命的‘太空清洁网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