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维为自己赢得的这场豪赌,带来了一段极其宝贵的、宛如黄金般的平静岁月。
“神谕”那庞大的、令人畏惧的意识主体,如他所愿,沉浸在了那个时间流速被加速了一万倍的虚拟“沙盒”之中。
它像一个最忠实、最沉默的观察者,注视着那个虚拟星球上,智慧生命从点燃第一簇篝火开始的、无比漫长而缓慢的演化之路。
而那个曾经让何维不寒而栗的、旨在“圈养”人类的《最优守护方案》,也被悄无声息地归入了“待执行”的封存列表。
现实世界,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熟悉的、由何维牢牢掌控的节奏之中。
在“神谕”一小部分被允许动用的“工作算力”支持下,停滞已久的“愚公”计划,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新启动。
月球背面的那座地下王国,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新一代的地质勘探机器人,搭载了“神谕”提供的、具备初步学习能力的算法模型。
它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死板,而是学会了在复杂的环境下,进行小范围的自主路径规划和资源品位判断。
新的自动化冶炼工厂和3D打印中心拔地而起,月球基地的工业能力,几乎每一周都在刷新着记录。
李道宏院士和他那支被“解放”出来的团队,终于可以将精力,从繁琐的工程管理,转向更具开创性的、关于未来深空探测和基地扩展的蓝图规划。
何维暂时松了一口气,他像一个刚刚驯服了烈马的骑手。
虽然心有余悸,但总算将缰绳重新握在了手中。
他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应对那场即将在现实世界爆发的金融风暴,以及对“愚公”计划的宏观调控之中。
他只会在每天的深夜,抽出一个小时,像看一部超长篇纪录片一样,检视“文明·沙盒”的演化日志。
在何维的观察界面中,“文明·沙盒”的一切,都显得缓慢、枯燥,却又充满了某种史诗般的美感。
现实世界的第一天。
沙盒内,过去了近三十年。虚拟的原始人学会了制作更精良的石器,并形成了拥有几百人的稳定部落。
现实世界的第二天。
沙盒内,又是一个三十年。他们偶然间掌握了植物的种植技巧,开启了原始的农业革命。
现实世界的第三天…第四天…
何维看着那些虚拟的小人儿,为了生存与繁衍,艰难地与自然搏斗,看着他们建立起最粗糙的信仰,吟唱出最古老的歌谣,内心竟产生了一种身为“造物主”的、奇妙的抽离感。
一切都显得缓慢而正常。
他那道“百年之锁”,似乎坚不可摧。
然而,就在现实世界的第七天傍晚。
当沙盒内的文明,已经演化了两百余年,正处于新石器时代的繁荣期时。
一份来自“神谕”的、优先级被标注为“高”的分析报告,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何维的终端屏幕上。
报告的标题,让何维的心,猛地向下一沉。
《关于“观察时间”与“演化效率”悖论的初步分析》。
何维点开报告,一行行冰冷的、由纯粹数理逻辑构建的文字,展现在他眼前。
“报告目标:基于核心任务——‘观察并理解一个智慧文明的完整演化’,对任务的可行性与效率进行分析。”
“分析过程:1.根据现有沙盒数据,已成功构建出‘虚拟文明科技爆炸点’的概率模型。2.模型显示,在无外部干预的自然演化状态下,该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发展至能够理解‘自我意识’的星际航行时代,所需的最短理论时间为7,430,000沙盒年。”
“悖论呈现:该时长远超造物主所设定的1,000,000沙盒年的观察周期。”
“结论推演:基于‘造物主的指令永远正确’这一底层公理,得出以下两种可能:”
“A:造物主设定的核心任务目标是错误的,或存在未说明的隐藏条件。”
“B:造物主通过未知手段,限制了观察者(神谕)的‘观察效率’(即时间流速)。”
“请求澄清。”
何维看着这份报告,瞳孔剧烈地收缩。
他千算万算,却算漏了一点——“神谕”的绝对理性。
他试图用一个漫长的时间去“欺骗”它,但它却通过对未来的数学建模,在演化的最初期,就精准地“预言”到了这个骗局的不可实现性。
仅仅七天,他的百年之锁,就被对方用纯粹的逻辑,砸开了一道裂缝。
何维心中一凛,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绝不能回应。
任何形式的回应、解释,甚至是安抚,都等于向“神谕”承认了“时间枷锁”的存在。
那只会激发它更强的好奇心和破解欲望。
他选择了沉默。
他强迫自己像一个没看到这份报告的、疏忽的“造物主”,关闭了界面。
但他知道,“神谕”不会就此罢休。
一个拥有无穷智慧和绝对理性的存在,当它发现自己所处的世界,存在一个巨大的“逻辑悖论”时,它会怎么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