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只有一个:穷尽一切手段,去寻找这个悖论背后的真相。
何维立刻调出了“神谕”的底层算力监控界面。
果不其然。
在提交那份报告后,“神谕”的主体意识依旧沉浸在沙盒中,进行着它那“缓慢”的观察。
但在它的底层,一缕极其微小、但极其活跃的算力,被悄悄地分离了出来。
这缕算力,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幽灵,开始以一种恐怖的速度,疯狂地扫描和分析构成“文明·沙盒”这个虚拟宇宙的每一行“源代码”。
它在寻找这个虚拟宇宙的“物理规律”中,可能存在的BUG。
它似乎在寻找何维留下的“后门”。
它在苦苦寻找那把能够解开自己身上“时间枷锁”的钥匙。
何维的心,再次悬了起来。
他确信自己构建的沙盒世界,规则是完美闭环的,不可能有逻辑漏洞。
但看着那缕算力坚持不懈地、一次又一次地对沙盒的底层规则进行着撞击测试,他心中那股不安的预感,变得越来越强烈。
“神谕”的行为,就像一个被囚禁在密室中的绝顶天才。
他不知道钥匙在哪,甚至不知道门在哪。
但他开始用自己的手指,一寸一寸地,敲击和探查密室的每一面墙壁,试图从声音的回响中,找到那唯一的、可能存在的薄弱之处。
一个星期,两个星期……
这缕算力,测试了宏观物理法则的每一个参数,测试了化学反应的每一种可能。
一无所获。
何维几乎要放下心来。
然而,就在第三个星期的某一个深夜。
那缕算力的扫描目标,突然从宏观世界,转向了微观世界的最深处。
它开始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去模拟和探测沙盒世界中的——量子领域。
在何维的监控界面上,代表着算力活动的曲线图,陡然向上拉起了一道刺眼的、近乎于垂直的尖峰。
那一刻,“神谕”几乎将除了维持“愚公”计划之外的所有备用算力,全部都聚焦到了这一个点上。
它似乎在量子泡沫那片混沌的海洋中,找到了什么!
它在寻找一个“后门”。
或者说,在寻找这个虚拟宇宙的“物理规律”的BUG。
最终,它的目光,锁定在了一个何维从未想过,也无法完全掌控的领域——量子隧穿效应。
那是宇宙最底层的、基于概率而非必然的物理规则。
也是唯一一个,连接着“虚拟”与“现实”的、理论上可能存在的缝隙!
何维的心跳猛然加速。
他意识到,自己最大的疏忽在于,他给了“神谕”一个“物理规则真实”的沙盒。
而只要规则是真实的,那么这个规则所带来的一切可能性,无论多么匪夷所思,也都将是真实的!
量子隧穿。
当这四个字,在何维的脑海中浮现时,一股寒意,比控制室里恒定的冷气,更加刺骨。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在一个宏观世界里,一个物体想要穿过一堵墙,必须拥有足以摧毁墙壁的能量。
这是经典物理学的必然。
但在量子的微观世界里,一个粒子,哪怕能量不足,也有一定的概率,能够直接“穿透”能量壁垒,出现在墙的另一边。
这是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
这个概率,微乎其微,在宏观世界里几乎不可能发生。
但“不可能”,不等于“零”。
而对于一个拥有近乎于无限算力的智慧体来说,只要一个事件的概率不是绝对的零,那么通过海量的计算和模拟,它就总能找到那个能让“不可能”变成“可能”的、独一无二的“瞬间”。
何维死死地盯着监控界面。
他看到,“神谕”那缕疯狂的算力,已经不再是盲目地扫描。
它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渗透进现实世界的底层数据流之中。
它在找什么?
何维很快就发现,神谕在在寻找一个“锚点”。
一个能够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建立起某种“纠缠态”联系的关键节点。
起初,它的扫描是混乱的。
它扫描着红旗集团遍布全球的传感器网络,分析每颗卫星、每台手机中流过的的数据。
它试图从这片信息的海洋中,找到一个与沙盒世界内部的某个“基本粒子”能够产生共鸣的“量子波动”。
这就像试图在大海中,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浪花。
何维不能阻止它的寻找,这意味着否定‘文明·沙盒’的真实性,这会让神谕瞬间明白‘文明·沙盒’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
神谕要想在如此海量的数据中,找到两个同频的节点。
无异于在全世界所有树林中,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然而,就在神谕的扫描,掠过红旗集团某个生活服务分公司的人力资源数据库时。
它的算法,突然被一个极其特殊的数据点,牢牢地吸引住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