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必须正视一个日益严峻的挑战。”
“信息技术,本应是连接世界、赋能个体的桥梁。”
“然而,当某个单一的、不受任何民主机制监督的私人实体,掌控了全球数字通信的‘总开关’时,这座桥梁就可能变成套在所有自由国家脖子上的枷锁。”
“我们看到,‘天网’系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
“天网系统所收集的数据,它所掌握的算力,它所能施加的影响力,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更为隐蔽的霸权——我们称之为‘数字殖民主义’。”
“我们呼吁所有珍视主权、珍视数据安全、珍视公民隐私的国家,与我们站在一起,共同建立一个透明、公平、安全的全球数字新秩序。”
“我们针对的不是任何一家公司或任何一个国家,我们扞卫的是一个基本原则——事关全球命脉的关键基础设施,绝不能掌握在任何一个‘数字凯撒’的手中!”
“数字殖民主义”、“数字凯撒”,这两个充满煽动性和负面色彩的词语,在发言人说出口的瞬间,便通过通讯卫星传遍了全球。
紧接着,一部由政府资助、顶尖制作公司拍摄的纪录片《云端之眼:天网背后的阴影》在YouTube和各大电视网同步上线。
影片将何维塑造成一个沉默寡言、深不可测的科技寡头,通过蒙太奇剪辑,将“天网”的卫星图像与历史上着名的监控丑闻并置,暗示其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纽约时报》的头版社论标题是:《我们是否需要一位数字世界的上帝?》。
华盛顿的各大智库,如同接到了统一指令,一夜之间发布了数十份研究报告,主题从“‘天网’对全球金融稳定性的潜在威胁”到“论私营企业控制太空资源的伦理困境”。
全方位、无死角地构建了一个将何维与“威胁”划等号的话语体系。
社交媒体上,数以百万计的机器人账号开始活跃,大规模转发着带有#DigitalDictator(数字独裁者)标签的帖子和图片。
他们将复杂的科技和地缘政治问题,简化成了一个“何维这个邪恶的天才试图控制世界”的反派故事。
一场由国家力量主导的“人格谋杀”,正式拉开序幕。
红旗集团总部,何维的办公室中。
【启示】AI正在以可视化的方式,向他展示着这场全球舆论风暴。
一个巨大的、由全球网络数据构成的词云图悬浮在空中。
在词云的中心,是几个格外醒目、并散发着红色光芒的词语:“威胁”、“垄断”、“控制”、“独裁者”。
无数条数据流,正从代表着西方主流媒体、社交平台和政府机构的节点,源源不断地汇入这些负面关键词,使其不断膨胀。
林秋宜站在一旁,眉头紧锁。
她刚刚提交了一份报告,显示红旗集团在欧美市场的品牌美誉度,在过去24小时内,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断崖式下跌。
“他们这是要先在舆论上判我们死刑。”她愤愤不平地说,“这种级别的污蔑,根本无法辩驳。我们无论说什么,都会被解读为‘独裁者的辩护’。”
何维却显得异常平静。
他绕着那团喧嚣的词云走了半圈,像是在欣赏一件光怪陆离的艺术品。
“秋宜,你觉得,这场舆论战,他们打得怎么样?”他忽然问道。
林秋宜一愣,没料到他会这么问。
她想了想,答道:“从战术上看,堪称完美。海陆空立体化打击,议题设置、舆论引导、情感动员,所有环节都配合得天衣无缝。他们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完成了对全球议程的设定。”
“没错,堪称教科书级别。”何维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然后,他话锋一转,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那么,他们这个看似完美的叙事,最脆弱的环节,在哪里?”
最脆弱的环节?
林秋宜陷入了沉思。
对方的逻辑链条非常完整。
绝对的力量导致绝对的腐败。
一个不受监督的私人实体掌握了绝对的力量,因此它必然会走向腐败和独裁。
这是一个难以从逻辑上正面攻破的闭环。
何维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说得对。他们所有的故事,都建立在‘如果’和‘可能’之上。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现在’和‘事实’,去击碎它。”
他没有下令让公关团队去社交媒体上与机器人账号缠斗,也没有安排高管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去“澄清事实”。
那只会陷入对方预设的战场。
他转身对林秋宜说:“以红旗公益基金会的名义,立即启动‘数字方舟’全球倡议第一期项目。”
“项目内容?”
“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提交申请,通过‘天网’系统,向全球最贫困、最偏远的1000个聚居点,提供永久免费的宽带接入、远程教育课程和在线医疗诊断服务。所有终端设备、所有流量费用,全部由我们基金会承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