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央行行长舒尔茨推了推眼镜,第一个提出了质疑,他的声音像机器一样精确:“哈里森总统,这份报告充满了推测和威胁性的描述。但从商业角度看,红旗集团至今为止,遵守了所有国际贸易规则。”
“他们的存在,虽然对我们的企业造成了压力,但也确实降低了全球的通信成本,并推动了技术进步。
“我们因为恐惧一个潜在的威胁,就要去摧毁一个合法的商业实体吗?”
“这违背了我们所信奉的自由市场原则。”
舒尔茨的话代表了德国的担忧。
德国工业与红旗集团的供应链深度绑定,任何对红旗的打击,都将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自由市场?”哈里森冷笑一声,“舒尔茨先生,当一头大象走进瓷器店的时候,您还会和它讨论‘自由走动’的原则吗?”
“我们现在面对的,就是这头大象。它已经踩碎了无数瓷器,并且正在朝着房间里最珍贵、也是我们共同拥有的那个花瓶走去——那就是以美元和欧元为主导的,SWIFT全球清算体系。”
他话锋一转,看向欧洲央行行长勒克莱尔。
“伊莎贝尔,你比任何人都清楚,维持金融稳定是我们所有人的天职。”
勒克莱尔的眉头紧锁,她没有反驳。
哈里森说中了她内心深处最大的忧虑。
法国央行行长博杜安则提出了一个更具政治性的问题:“即便如此,动用SWIFT,这个被我们称为‘金融核武器’的工具,去对付一家公司,这会开创一个极其危险的先例。”
“这会向全世界证明,SWIFT并非一个中立的金融基础设施,而是我们的政治武器。这将严重损害它的公信力,动摇美元和欧元的国际地位。”
“恰恰相反,皮埃尔。”哈里森立刻反击,“我们正是要通过这次行动,来重新确立SWIFT的‘规则制定者’地位!我们要向全世界所有潜在的挑战者证明,任何试图绕开这套体系的行为,都将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这不是在破坏规则,而是在扞卫规则!”
他的声音在庄严肃穆的会议室中回荡,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绝。
“各位,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判断题。何维和他的帝国,是不是对我们共同利益的根本性威胁?”
他停顿了一下,给众人思考的时间,然后抛出了他的最终方案。
“我们已经尝试过接触他,给过他机会。但他拒绝了。现在,我代表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提议,启动SWIFT特殊条款,将红旗工业集团及其所有关联实体,从全球清算网络中剔除。”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我知道。”他放缓了语速,开始安抚和利诱,“短期内,全球供应链会受到冲击,市场会出现动荡。但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已经准备好了一揽子稳定计划,包括对欧洲的无限额货币互换协议,来确保我们能平稳度过阵痛期。”
“而且,请想一想阵痛之后的世界。”他的眼中闪烁着光芒,“一个没有了红旗集团的世界。他们的市场份额,将被我们的企业,被大众、西门子所瓜分。他们建立的技术壁垒将被打破,我们将有机会重新夺回数字时代的主导权。这是一场必要的、高风险但高回报的‘清场行动’。”
会议室再次陷入死寂。
每个人都在进行着天人交战般的权衡。
德国的舒尔茨,在计算着汽车和精密制造产业可能遭受的短期损失,与未来吞下红旗市场份额的长期收益。
法国的博杜安,在衡量着扞卫法兰西政治独立性的骄傲,与紧随美国、巩固西方世界领导地位的现实利益。
而欧洲央行的勒克莱尔,她的思考维度更高。
她看到的是两条清晰的未来路径。
一条是维持现状,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不受控制的红旗工业,逐渐蚕食掉央行的权力,最终让整个欧元区的主权信用被架空。
另一条则是选择硬脱钩,承受一场剧烈但可控的金融风暴,以换取对未来金融秩序的继续掌控。
最终,她缓缓抬起头,看向哈里森,深蓝色的眼眸里,已经没有了犹豫。
“哈里森总统,”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欧洲需要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和行动路线图。并且,我们需要美国就行动后的市场稳定和利益分配,做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
这句话,宣告了欧洲的最终决定。
他们选择了站队。
哈里森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胜利的微笑。
他知道,扳机已经稳稳地落在了他的手中。
一个小时后,会议结束。
一份加密的决议,从这家私人银行俱乐部,被送往了不远处的SWIFT总部。
那柄悬在红旗工业集团头顶的“金融核武器”,已经完成了最后的充能,只等待着扣下扳机的那个指令。
哈里森站在俱乐部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布鲁塞尔古老的街道。
他感觉自己仿佛变成了历史的执笔者,正在亲手扼杀一个正在挑战神明权威的巨人。
然而,不知为何,他的心中却没有多少轻松。
罗斯柴尔德那句“我们或许不明白,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他的心底。
喜欢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