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很快抱来一个陶罐。
那是他们能烧出的最好的罐子,用来储存饮水,但罐壁依旧厚重不均,表面粗糙。
何维接过陶罐,又从那堆碎片里,捡起一块。
他对燧长老说:“燧,请你告诉大家,为什么他们的陶罐,又重又容易碎?”
这个问题,正中燧的专长。
他仿佛瞬间忘记了身上的病痛和饥饿,整个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
他佝偻的背,都挺直了几分。
他接过那块碎片,只用手指捻了捻,又看了看那个完整的陶罐,用他沙哑但清晰的声音,开始解说。
“泥料,不对。他们用的,是河边的普通黏土,里面沙子太多,烧出来自然疏松。”燧指着地上的一撮泥,“真正的陶土,要往西走半天,在那片红色的土岗下挖,那里的泥才够细,有黏性。”
“还有,揉泥的手法也错了。你们看,这碎片里,还有气泡。泥坯里的气泡排不干净,一进窑烧,受热就会炸裂。”
“最重要的是火候。你们的窑,太简单了,就是一个土坑。火在下面烧,热气往上跑,根本不均匀。顶上的还没烧透,底下的已经烧过了头。这样的陶器,怎么可能结实。”
燧的话,如同一个个耳光,抽在那些大河部落族人的脸上。
“那要怎样才能烧出好陶器?”大河部落负责烧陶的老匠人急切地问。
燧的眼中,迸发出一种匠人独有的光彩。
“要建一座真正的窑!一座能让火焰在里面盘旋、流淌的窑!一座能把泥土烧成石头的窑!”他激动地挥舞着手臂,仿佛回到了十年前,在大祭司烈身边,指点江山的岁月。
何维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面向所有人,高声宣布:“你们都听到了。这就是我说的,另一种劳动。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化腐朽为神奇。”
他看着矛,一字一句地说道:“今天,他们吃的双份肉粥,不是白给的。这是我,作为铜都城的首领,提前支付给他们的报酬。我雇佣他们,为我们所有人,建造一座前所未有的窑。并且,烧制出最坚固的陶器。”
他提高了音量,让每一个人都能听清。
“从今天起,‘墙’的队伍负责建造房屋,‘坚’的队伍负责加固城防,‘净’的队伍负责聚落卫生,‘穗’的队伍负责采集食物。现在,我宣布,成立第五个项目组——‘窑’!”
“燧,就是‘窑’项目组的负责人。所有山民,都是这个项目组的第一批成员。他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建窑,制陶。”
“我承诺,当第一批新陶器烧制出来时,所有参与建窑和制陶的人,都能用他们亲手制作的陶器,换取足够他们吃上十天的食物!他们的手艺,就是他们的财富!”
矛,彻底说不出话了。
周围的大河部落族人,也都沉默了。
他们或许还不完全明白“技艺也是劳动”这个道理。
但他们听懂了最后一句话。
用一个陶罐,换十天的食物。
这太惊人了。
如果真能做到,那这些瘦得像鬼一样的“背叛者”,在他们眼中的价值,瞬间就不一样了。
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
剩下的,只需要等待它开花结果。
接下来的三天,铜都城出现了奇异的一幕。
在聚落西边的一块空地上,五十多个山民,在燧的指挥下,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
他们虽然身体虚弱,但动作精准高效。
他们先是挖出了十几车最细腻的红色黏土,再混合了捣碎的蚌壳粉和沙子,然后由女人们一遍又一遍地揉捏、捶打,排出里面的空气。
与此同时,另一些人在燧的亲自指点下,开始挖掘地基,准备建造一座全新的龙窑。
那是一种半地下的结构,长长的窑室倾斜向上,像一条卧在地下的土龙。
他们一边干着自己的活,一边用怀疑和好奇的目光,偷偷地观察着这边。
没人再公开表示反对。
但私下里的议论,从未停止。
他们等着看笑话。
他们不相信,就凭这些鬼样子的人,能弄出什么名堂。
第四天的黄昏,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新窑终于建好了。
一百多个精心制作的陶胚,被小心翼翼地送入窑室。
燧长老亲自检查了所有细节,然后,用火把,点燃了窑口的第一堆木柴。
火焰,熊熊燃起。
燧长老的表情,无比庄重。
他几乎是彻夜不眠,亲自守在窑口,不断地让人添加柴火,通过观察火焰的颜色和烟气的状态,来判断窑内的温度。
那一夜,聚落里很多人都没有睡。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最终的结果。
第五天清晨,当窑火自然熄灭,窑身也冷却下来之后。
开窑的时刻,到了。
何维、商、阿月,以及所有项目组的负责人都来了。
几乎所有的自由民,都停下了手中的活,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窑口周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