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火”——铜都城的人们这样称呼那种能燃烧的石头。
这个名字,充满了敬畏与神秘。
当何维带着大量的煤块样品,回到聚落,并在所有人的面前,成功点燃那堆能释放出恐怖热量和持久火焰的“神石”时,整个铜都城都沸腾了。
对普通自由民而言,这只是一场新的神迹,再一次印证了首领无所不能的神授智慧。
但对燧、矛、坚这些核心管理者来说,他们看到的,是铜都城摆脱能源枷锁,即将迎来一次爆炸性飞跃的曙光。
“首领!有了这东西,我的兄弟们再也不用每天顶着大太阳去砍树了!”矛第一个反应过来,他看着那堆黑色的煤,眼睛比煤火还要亮,“烧炭的活儿又脏又累,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去干别的了?”
何维笑着点头:“当然。木炭队可以解散了。但是,矛,你和你的磐石卫队,将有更重要的任务。”
何维将一张刚刚绘制的图纸,在众人面前展开。
图纸上,清晰地画着一条从铜都城出发,绕过北边森林,直通那条干涸河谷的全新道路规划图,以及一个简易的露天采煤场的设计。
“煤,将是我们的新血液。而这条路,就是输送血液的血管。”何维指着图纸,“筑路队,将再次扩编。我需要一条足以让十六驾马车并行的宽阔大道!矛,你负责道路的修建和安全。坚,你负责带领人手,进行第一期的露天煤矿开采。”
“是!”矛和坚齐声应道,声音洪亮,充满了干劲。
另一边,燧长老已经彻底陷入了一种技术狂想的状态。
他带着所有的山民工匠,围着新建的“黑火熔炉”试验台,不分昼夜地进行着改造。
煤燃烧释放的烟气有毒,需要更高的烟囱来排出。
煤的燃点更高,需要更强劲的鼓风系统,皮囊风箱已经无法满足要求,何维又给他们画出了“人力往复式活塞风箱”的草图。
煤燃烧后的炉渣更多,也更坚硬,需要重新设计出渣口和炉底结构。
整个匠人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工匠们兴奋的争论声,彻夜不息。
然而,三天之后,一个当初何维并未预料到的严峻考验,如同乌云一般,笼罩在了这座欣欣向荣的城市上空。
这天傍晚,何维召集例会。
五大项目组的负责人,第一次集体向他“诉苦”,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和无奈。
第一个开口的,是“神农司”的司长,禾根。
“首领,”老农夫的腰都快直不起来了,“地,都开出来了。但播种的速度,跟不上啊!我们只有三架耧车,几十个老农夫,可要播种的土地,比过去多了十倍!而且,那些刚出苗的庄稼,也需要人手去锄草、去看护。我们……我们忙不过来了!”
接着是负责建设的“墙”。
“首领,城里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想要更宽敞的泥草屋。但我们的人手有限,白天要去修路,要去帮忙挖煤,晚上回来,哪还有力气盖房子?很多家庭还挤在以前的窝棚里,一下雨就漏水,怨言很大啊。”
“还有我们!”负责后勤的“穗”也急了,“捕鱼队的人手也少了,采集队的人也时常被抽调。现在每天的肉食和果子,供应都很紧张。大家都说,日子好像还没以前吃得好。”
最后,是矛和坚,这两个最壮实的汉子,也一脸的苦色。
“首领,筑路队和采煤队,听起来威风。可您要那么宽的路,光是去山上挖石头、砸碎了铺路,就把我们的人累垮了。现在每天都有人累倒,这活儿……太耗人了。”
何维听着他们的抱怨,眉头紧锁。
他陷入了一个经典的“发展陷阱”。
农业革命、能源革命,这两大引擎同时启动,极大地拓展了铜都城的发展空间。
但也正因为摊子铺得太大,项目太多,导致了一个问题。
人手严重不足。
九百多人的总人口,要同时承担农业、基建、采矿、冶炼、军事训练、后勤保障等多项任务,每一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陀螺,连轴转动,却依然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巨大胃口。
成长的烦恼,来得如此之快。
这不再是技术问题,是生产力极限的问题。
“首领,要不……我们先停几个项目?”燧长老小心翼翼地提议,“先把粮食生产搞上去,其他的,可以缓缓。”
“不行!”何维断然拒绝,“开弓没有回头路。任何一个环节停下来,都会引发连锁反应。我们必须前进。而且,是加速前进。”
石屋内一片沉默,所有人都看着何维,等待着他再次创造奇迹。
何维站起身,在屋中来回踱步。
既然内部的劳动力已经挖掘到了极限,那就只有一个选择了。
开源。
从外部,去寻找新的源头。
“我们的人,太少了。”何维停下脚步,一语道破了核心。
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
“一个部落,想要壮大,只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生,但那太慢了,远水解不了近渴。二是靠吸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