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武思索了片刻,立刻回答:“是检查武器,清点粮草,确保后勤无虞。”
“完全正确。”何维点点头,“而彭头山城,就是我们这次远征,最重要的‘后勤基地’。”
他指着那片被绿色覆盖的、广袤的南方大陆。
“我们这次出去,不知道要去多久,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我们必须确保,在我们身后,有一个足够强大、也足够稳固的后方,能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补给,并在我们遭遇不测时,能成为我们最后的退路。”
“我要去亲眼看一看。在我离开的这些年里,云算和石猛,将彭头山城打造成了什么样子。”
船队转入了宽阔的澧水支流,逆流而上。
两天后,当彭头山城那独特的、由白色水泥墙体和深色干栏式木楼组成的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在铜都城长大的张武,也不禁为之赞叹。
如果说,铜都城像一个威严、肃穆、充满了秩序感的北方巨人。
那么彭头山城,则像一个灵动、秀美、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南方姑娘。
城市的外围,是一圈深邃宽阔的护城河。
河道上,修建着一座座可以升降的木质吊桥。
大量的民居和作坊,都巧妙地临水而建,家家户户门前都停靠着小巧的独木舟,形成了一幅独特的水乡画卷。
当“远望一号”船队那巨大的、画着联盟徽记的旗帜,出现在河道上时,整个彭头山城,立刻响起了欢迎的钟声。
城主云算,和城督石猛,早已带领着城里所有的公民和官员,在新建成的中央码头上,恭敬地等候着。
两人齐声道:““学生云算,石猛,恭迎老师!”
两人上前,对着缓缓走下旗舰的何维,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
何维看着眼前这两个已经褪去了青涩,变得成熟稳重的学生,心中充满了欣慰。
他没有进城主府,而是直接去视察这座城市最重要的两个地方——农田和工坊。
在“联合稻作所”的试验田里,何维看到了让他都感到惊叹的景象。
云算,这位天生的学者型城主,带领着他的农业团队,在何维留下的“杂交”理论基础上,成功地培育出了第一代全新的水稻品种!
“老师,您看!”云算指着一片长势格外茁壮的稻田,兴奋地介绍道,“这是我们将您带来的、北方一种耐寒的野生‘血米’,与我们本地最高产的‘珍珠稻’,进行了数百次杂交和筛选后,得到的新品种。我们称之为‘北丰一号’!”
“它的产量,虽然比不上珍珠稻,但它的耐寒性和抗病性,却提高了整整一倍!这意味着,我们甚至铜都城的丘陵地带,进行水稻的试验性种植!”
何维看着那些沉甸甸的、呈现出淡红色光泽的稻穗,觉得非常满意。
这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
云算不是对他知识的简单复制,而是基于他的理论,进行创新,并结出全新的果实!
而在“竹木工坊”,石猛则向他展示了另一项发明。
“老师,这是我们按照您的‘模块化’理念,最新制造的‘冲锋舟’。”
石猛指着一排停泊在船坞里的、更小巧、更迅捷的新式独木舟。
这些船,所有的零部件——船壳的木板、船身的肋骨、甚至是船桨,都是统一尺寸,可以随时拆卸和替换。
“以前,我们造一艘独木舟,需要一个老师傅带着几个学徒,花上半个月的时间。现在,”石猛自豪地说道,“我们的工坊,一天就能组装出三艘这样的冲锋舟!而且,如果船身受损,我们只需要在半个时辰内,就能换掉受损的木板,让它重新投入战斗!”
工业化的思维,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何维看着这两位学生,交出的完美的答卷。
他的心中,最后一丝对后方基地的担忧,也烟消云散了。
“很好。”他看着云算和石猛,“你们都做得很好。”
“现在,我需要你们,为我的远征,提供最重要的帮助。”
何维摊开了他的航海图。
“我需要你们,在未来的半年里,为我准备足够一千人,消耗一年的粮食——一半是易于保存的稻米,一半是高热量的肉干和鱼干。”
“我还需要你们,利用你们最新的造船技术,为我建造二十艘更小巧、更坚固、专门用于在未知浅滩和支流中进行侦察的——‘斥候舟’。”
“当这些,都准备好时。”
何维的目光,再次望向了那片通往大海的出海口。
“就是我们,真正向未知,发起挑战的时刻。”
喜欢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