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需官一愣,忙不迭地回答:“回……回王妃娘娘!是……是从幽州经‘落雁谷’粮道运来,存储于三号仓……”
崔锦书听完,不再多问,转身面向台下众将,声音清晰而稳定,传遍全场:“王副将忧心军务,体恤士卒,其心可嘉。然,此事或有蹊跷。”
她举起手中那点沙砾:“此沙,色泽灰白,质地坚硬,颗粒均匀,并非寻常河沙或路途沾染的尘土。倒像是……经过筛选的、常用于建筑或铸造的石英砂。”
她又指向米袋:“而米中霉点,分布均匀,颜色暗沉,似是陈米受潮所致,但若大量霉变,气味应极其刺鼻。此米霉味却极淡。”她目光转向王猛,“王副将,你麾下将士,是所有人皆分得此米,还是部分人所得?”
王猛被她问得一怔,下意识回道:“是……是昨夜值夜的一营弟兄率先发现……”
“值夜一营……”崔锦书微微点头,继续道,“三号仓位于营区东南角,地势低洼,前几日夜确有降雨,若仓廪防水不佳,底层粮袋受潮霉变,确有可能。但为何偏偏是值夜巡逻、接触粮草最晚的一营将士率先发现大面积问题?而负责炊事、每日接触粮米最多的炊营兵士,却无人上报?”
她的话语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如同抽丝剥茧,瞬间将众人的思绪引向了更深层的疑点。
王猛脸色微变,张了张嘴,一时竟不知如何反驳。
崔锦书不再看他,转而向李承民屈膝一礼:“王爷,臣妾以为,粮草之事,需细查,但不可因一面之词而妄动军心。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准备攻城。至于真相如何,”她抬起眸,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待龙城攻下,自有分晓。”
李承民深深地看着她,眼中的暴怒渐渐化为一种深沉的审视与……一丝极淡的激赏。她不仅是在为他解围,更是在用她的方式,揭示可能存在的阴谋,并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到最重要的目标上。
“匠侯所言有理。”李承民缓缓开口,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冰冷,“王猛,你反映之事,本王会即刻派人彻查。但在查清之前,若再有人敢散布谣言,动摇军心,军法处置!”
他目光如电,扫过台下众将:“至于攻城在即,些许粮米小事,岂能阻我玄甲锋锐?本王在此立誓,攻破龙城之日,必以狄人府库充盈我大军粮饷!有功者赏,有过者罚,绝不姑息!”
一番话,恩威并施,既压下了王猛的挑衅,又重新凝聚了士气。
王猛脸色一阵青白,最终抱拳躬身:“末将……遵命!”退回了队列中,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不甘与阴鸷。
眼看风波即将平息,李承民正要继续部署攻城,崔锦书却再次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持:
“王爷,攻城之战,险恶异常。臣妾近日督造军械,偶得一物,或可助我军一臂之力,减少将士伤亡。可否借此机会,请王爷与诸位将军一观?”
李承民目光微动,看向她。台下众将也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这位“匠侯”王妃,屡次以奇思妙想扭转战局,她口中的“新物”,必不寻常。
“准。”李承民颔首。
崔锦书转身,对台下候命的金鳞卫微微示意。
很快,四名金鳞卫抬着一件被厚重油布覆盖的、造型奇特的器械,稳步走上点将台。器械不大,看似一张加强版的弩机,但结构更加复杂精巧,弩臂更粗,弩身两侧装有奇怪的转轮和卡槽,下方有支架。
崔锦书上前,亲手掀开油布。
一架通体由精钢与硬木打造、闪烁着冷冽金属光泽的弩机呈现在众人面前!最令人惊异的是,其弩臂上方的箭槽,并非单一,而是并列着整整十个!每个箭槽后方,都有独立的、结构精巧的扳机与联动装置!
“此弩,名为‘十矢惊雷’。”崔锦书声音清亮,带着技术者特有的自信,“乃是在原有踏弩与连弩基础上,结合机关术改良而成。一次可装填十支标准弩箭,通过机括联动,扣动一次扳机,可依次激发十箭,射速极快,百步之内,可穿透寻常皮盾铁甲。”
她一边解说,一边亲自操作演示。只见她熟练地扳动弩身侧面的一个摇柄,伴随着清脆的齿轮转动声,弩弦被缓缓拉开,扣入机括。然后她将十支弩箭依次装入箭槽。
“请王爷指定目标。”她看向李承民。
李承民目光扫过点将台前方百步外,立着一排用于测试弓弩的、包裹着铁皮的木制靶牌,随手一指其中最厚实的一面:“就它。”
崔锦书点头,调整弩机角度,瞄准目标。然后,她的手指,轻轻扣下了那个造型独特的扳机!
崩!崩!崩!崩……!
一连串急促而清脆、几乎连成一片的弓弦震响,骤然爆发!
十支弩箭,如同被激怒的蜂群,带着尖锐的破空声,电射而出!速度之快,肉眼几乎难以捕捉其轨迹!
咄咄咄咄……!!!
密集如雨点般的撞击声,瞬间在百步外的靶牌上炸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冷面王与复仇妃的盛世棋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冷面王与复仇妃的盛世棋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