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后,崔锦书静静听着,面色无波无澜。待反对之声稍歇,她才缓缓开口,声音清越,穿透珠帘,清晰地传入每个臣工耳中:
“祖制?古礼?”她轻笑一声,带着一丝冷峭,“若祖制古礼皆不可违,我等如今是否还该效仿上古,穴居野处,刀耕火种?宗正所言连坐维系纲常,本宫倒要问问,前朝末年,连坐酷烈,动辄株连九族,可曾阻止了贪官污吏横行?可曾阻止了民不聊生、烽烟四起?纲常,是让百姓安居乐业,而非以恐怖手段维系虚名!”
她语气转厉:“至于女子立户,何以就动摇国本?战乱之中,多少女子代夫尽孝,教子成才?多少女子织布耕田,缴纳赋税?她们撑起了半壁江山,如今太平未至,便要夺其自立之基,斥其不堪重任,岂非过河拆桥,寒了天下妇孺之心?!”
“新朝新法,当顺应时势,普惠万民!《山河律》并非只为男子而设,亦为天下所有子民,无论男女,谋求一份公正与生机!此事,无需再议!”
字字铿锵,掷地有声。殿内鸦雀无声。那些原本还想进言的大臣,被她话语中的决绝与气势所慑,一时噤若寒蝉。他们猛然意识到,这位王妃,不仅仅是秦王的内助,她本身,就拥有不容挑战的权威与意志。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大局已定时,崔锦书却做了一个出乎意料的举动。她示意内侍将《山河律》草案呈上御案。她亲自提起那支朱笔,在众目睽睽之下,于绢帛末尾,郑重添上了一行字。
然后,她示意内侍将添改后的条款示众。
杜文谦上前一步,目光落在那新鲜的朱笔字迹上,瞳孔微缩,深吸一口气,方才高声宣读:
“《山河律·户婚律》补充条款:凡为人夫者,无故殴妻致伤,依伤情轻重,杖二十至流千里;致残者,徒三千里;致死者,斩立决!妻告夫罪,此条不在‘干名犯义’之列。”
“夫伤妻者斩!”
这五个字,如同惊雷,再次炸响在太极殿上!比之前“女子立户”引起的震动,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说“女子立户”是给了女子经济上的独立可能,那么这一条“夫伤妻者斩”,则是从律法最根本的层面,挑战了千百年来“夫为妻纲”的绝对权威,赋予了女子最基本的人身安全保障!虽然仍有“无故”、“致伤”等前提,但其象征意义和潜在威力,足以颠覆固有的家庭权力结构。
珠帘之后,崔锦书的目光仿佛穿透帘幕,扫过每一张震惊、错愕、甚至惶恐的脸。她想起了自己初入王府时的如履薄冰,想起了这世间无数在丈夫拳脚下隐忍偷生的女子。律法或许不能立刻根除所有恶行,但它必须竖起一道界线,告诉世人,施加于弱者的暴力,不再是“家务事”,而是国法所不容之罪!
她放下朱笔,声音恢复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最终裁定:
“此律,名曰《山河律》,当如金匮玉律,护我山河子民,无论男女老幼,皆得其所,皆安其生。颁行天下,咸使闻知。”
朝会散去,巨大的波澜却刚刚开始。《山河律》的内容,尤其是那最后添加的“夫伤妻者斩”条款,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京城,并随着驿道飞马,迅速向帝国四方蔓延。
市井街巷,茶楼酒肆,无人不在议论这石破天惊的新律。女子们暗中欢呼,看到一线希望的曙光;守旧者痛心疾首,斥为“妖法”,预言将引致纲常沦丧;更多的普通人,则在震惊、疑惑与隐约的期待中,观望着这前所未有的变革。
数日后,秦王李承民率大捷之师凯旋。銮驾入城,万民跪迎。他第一时间入宫,风尘仆仆,却难掩锐气。
紫宸宫内,崔锦书抱着襁褓中的孩儿,迎上前去。
李承民先仔细看了她与孩子,确认一切安好,冷硬的眉眼才柔和几分。他接过内侍呈上的、已加盖玺印的《山河律》最终文本,目光掠过那一条条一款款,当看到最后那行朱笔添加的“夫伤妻者斩”时,他指尖微微一顿。
殿内侍立的宫人皆屏息垂首。
只见李承民抬起眼,看向崔锦书,黑眸深沉如夜,却并无愠怒,反而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近乎赞赏的微光。他什么也没问,只将律法文本合上,置于案头,淡淡道:“可。即颁天下。”
他认同了她的决断,以绝对的权力,为这场律法变革盖上了最后的印章。
《山河律》颁行天下,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层层扩散。然而,旧势力的反扑,比预想中来得更快、更猛。
一月后,一骑快马带着八百里加急文书,直入宫城。
“报——启禀王爷、娘娘!江南东道急奏,吴郡陆氏,联合当地七大族,以《山河律》‘牝鸡司晨、悖逆人伦’为由,煽动民众,扣押朝廷命官,扬言……扬言要‘清君侧’!”
“清君侧”——剑锋直指颁布新律的崔锦书!
李承民眸色骤寒,杀气瞬间弥漫殿宇。
崔锦书握着奏报的手微微一紧,面上却沉静如水。她早知道这条路布满荆棘,却未料第一波风浪,竟来自以诗礼传家、标榜仁义的江南世族。
金匮玉律已立,但能否真正成为护佑山河的屏障,还是引发更大动荡的导火索?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喜欢冷面王与复仇妃的盛世棋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冷面王与复仇妃的盛世棋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