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德妃王华款款而入。
她依旧身着朝服,妆容一丝不苟,端庄典雅,仿佛殿上的惊涛骇浪与她无关。
“臣妾参见陛下。”
她盈盈一拜,礼数周全。
“免礼。”
德妃直起身,神色平静地说道:
“陛下大病初愈,龙体欠安。臣妾想着,在景仁宫小佛堂内为陛下诵经祈福,日夜祷祝,以尽绵薄。如此一来,管辖后宫之事便多有不便,恐耽误了正事。现请旨交出六宫管辖权,由贵妃娘娘协理。”
萧彻看着她,沉吟片刻,缓缓道:
“朕知你担心。此次朝堂变动,谢家倒台,你怕王氏因此树大招风,想借此急流勇退,明哲保身。”
他语气平淡,却一语道破德妃的心思,
“不妨让你知道,谢蕴这些年权势日盛,结党营私,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与朕一同读书的少年郎了。他的心思,也早已不满足于做个权臣,怕是生出了太多不该有的妄念。此次敲打,是朕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若他能及时收手,痛改前非,看在往日情分上,朕或许还能留他一命。路怎么走,看他自己的选择了。”
他顿了顿,语气稍缓,带着一丝难得的温和:
“这五年来,后宫之事你处理得井井有条,替朕稳定了后方,减少了很多麻烦。朕都看在眼里。交出管辖权之事,你大可不必如此。”
德妃抬眸,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感动,有无奈,最终化为一声轻叹:
“臣妾并非仅仅为此。臣妾以为,陛下今日对她的宣告,已是昭然若揭,是想让她日后入主中宫,母仪天下吧。臣妾早已想明白了,臣妾不愿让陛下为难。”
萧彻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与苦涩,他缓缓摇头:
“你既然已经知道她是谁,也知晓朕少年时的那段心思……你该明白,我和她之间,隔着的是血海深仇,是国破家亡,是无数冤魂。即便朕有心,她也不会要这皇后之位。我和她日后会如何,只能看天意了。”
他看着德妃,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回宫吧,别想太多。记住一点,只要你安分守己,琅琊王氏,就不会成为第二个谢家。灭南梁建大胤,琅琊王氏付出很多。朕,也不希望看到那样的结局。”
德妃心中一凛,深深低下头:
“臣妾遵旨。臣妾告退。”
她知道,这是帝王的承诺,也是最后的底线。
但是她的爱已经收不回来。
德妃走后,御书房内重归寂静。
萧彻静坐片刻,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眉头微蹙,问王敬庸:
“王敬庸,德妃宫里的那尊白玉观音,朕记得,似乎是南梁朝的旧物?”
王敬庸愣了一下,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恭敬回道:
“陛下好记性!确是南梁之物。嘉陵关事件不久,南梁武成帝皇后亲手将那那尊白玉观音赏赐德妃的母亲。德妃娘娘入宫时,便将其请入宫中,供奉在景仁宫佛堂,日夜香火不断,娘娘对其甚是珍爱。”
萧彻不再多言,只是微微颔首,转身向窗边走去。
窗外,夕阳正缓缓落下,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血色。
只是转身的刹那,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眸中,掠过一丝极其隐晦的锐光,快得让人无法捕捉。
他五年来,翻遍了皇宫内外都没有找到的秘密,或许并没有消失在南梁皇帝殉国的大火之中,或许就藏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是夜,万籁俱寂,月色如水,静静流淌。
沈朝歌的寝宫内,灯火通明。
她屏退了所有宫人,独自对着妆台上那斛流光溢彩的东海明珠和那面象征着无上恩宠与权力的金牌。
珠光宝气,却映照得她脸色愈发清冷。
回想起萧彻醒来后那句没头没尾的“这条命,本就是你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的,再还你一次,又何妨”,太多的疑惑如同潮水般在她心中盘旋。
他到底知道了多少?
他对她,究竟是何用意?
下一步,该如何面对他,再想装傻充愣,恐怕是行不通了。
就在她心绪翻涌,难以平静之际,窗棂处极轻地响了三下,如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若不仔细听,根本无法察觉。
沈朝歌眸光一凛,瞬间收敛了所有情绪,悄无声息地走到窗边,屏住呼吸,缓缓推开一道缝隙。
一枚用油纸层层包裹、再用腊封好的熟悉腊丸放在窗棂。
沈朝歌迅速拿进来关紧窗户,捏碎腊丸,熟悉的、属于宇文泰的苍劲字迹映入眼帘:
“公主亲启。此次萧彻病危,天赐良机,公主本应趁机取其性命,为南梁复仇,为先帝和无数冤魂雪恨!国仇家恨,重于泰山,不容许有丝毫儿女私情!臣再次恳请公主,以大局为重,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找到传国玉玺的线索。那是复国的根本!如若不然,这五年来为护公主周全而牺牲的青刃卫儿郎,皆为枉死!现存者,也无必要再留在这世间!望公主三思!”
字字句句,都如同利刃,狠狠扎在沈朝歌的心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朝歌云平傅君心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朝歌云平傅君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