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集 福田方寸
暮春的雨,淅淅沥沥打在医馆的青瓦上,溅起细碎的水花,又顺着檐角连成线,在石阶前积起浅浅的水洼。双经渡正坐在案前,用竹镊子将晒干的薄荷叶片理成整齐的小堆,阳光透过窗棂的缝隙斜照进来,在他素色的长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草药与潮湿泥土混合的清苦气息。
“师父,李大人差人送了信来。”弟子青禾捧着一个密封的竹筒走进来,脚步轻缓地放在案边,“说是急件,让您亲启。”
双经渡放下镊子,指尖在微凉的竹筒上顿了顿,方才旋开筒盖。里面卷着一张薄薄的麻纸,墨迹带着几分仓促的晕染,显然是写得急切。他展开信纸,目光扫过字迹,原本平和的眉峰渐渐蹙起,指节因微微用力而泛白。
麻纸上,李修远的字迹力透纸背:“废太子旧部异动,查得近期将在晋王返京途中设伏,地点约在河间府地界的黑风岭。已遣心腹卫队星夜驰援,然对方布防甚密,恐有变数。”
窗外的雨似乎大了些,风卷着雨丝拍打窗纸,发出“簌簌”的声响。双经渡将信纸重新卷好,纳入袖中,抬眼看向青禾:“去取我那只紫檀木药箱来,再备一匹快马。”
青禾一愣:“师父要出门?可今日预约问诊的病患……”
“让师弟们代为看诊,若有疑难杂症,便记下症状,待我回来再诊。”双经渡起身时,长衫下摆扫过案边的药罐,发出轻微的碰撞声,“此事紧急,片刻耽搁不得。”
他走到药柜前,手指在一排排抽屉上快速滑动,取出几包药材:三七、血竭、麝香、冰片……皆是止血、镇痛、急救之物。他将药材分门别类放入药箱,动作有条不紊,可青禾分明看见,师父拿药时,指尖有极细微的颤抖。
这些年,双经渡虽身在医馆,却早已看透朝堂暗流。废太子旧部蛰伏多年,此番铤而走险,绝非一时冲动。晋王在灾区威望日增,若能在其返京途中除之,既能打击皇帝的左膀右臂,又能搅乱刚稳的朝局,他们便可趁机浑水摸鱼。而这一切的开端,竟隐隐能追溯到当年张万贯构陷自己之事——那时他们便想借自己的案子搅乱朝局,如今不过是换了个目标。
“师父,要不我随您同去?”青禾看着双经渡将药箱背在身后,忍不住问道。
双经渡摇头:“医馆离不开人。我此去并非亲涉险地,只是在附近接应,以防万一。”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青禾身上,带着几分叮嘱,“守好医馆,便是帮我最大的忙。”
青禾望着师父的背影消失在雨幕中,快马的蹄声踏过积水,溅起一路水花,很快便汇入远处的烟雨里。他默默回身,拿起师父留下的问诊簿,指尖却仍有些发凉。
三日后,黑风岭。
连绵的山岭被苍翠的松柏覆盖,山路蜿蜒曲折,最窄处仅容一人一骑通过,两侧是陡峭的悬崖,崖下云雾缭绕,深不见底。晋王的队伍正缓缓行进,前后护卫的亲兵皆是精挑细选的好手,腰间佩刀,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晋王穿着一身素色锦袍,外罩玄色披风,连日赶路让他眼下带着淡淡的青影,却丝毫未减眉宇间的沉稳。他勒住马缰,侧耳听着林间的动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以及队伍行进时的马蹄声和甲胄摩擦声。
“王爷,前面便是黑风岭最险的‘一线天’,要不要歇歇脚,让斥候先探探路?”身旁的护卫统领低声问道。
晋王微微颔首:“也好。传令下去,原地休整片刻,饮水喂马。”
队伍停下脚步,亲兵们纷纷卸下背上的水囊,动作间依旧保持着戒备。晋王翻身下马,走到一块岩石边坐下,从行囊里取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双经渡临行前塞给他的药饼,说是用茯苓、山药、莲子磨粉制成,能健脾安神,解旅途劳顿。
他咬了一口药饼,清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忽然想起离京前双经渡的赠言:“‘行菩萨道者,于一切众生,起大慈悲’。”那时他只当是句劝诫,直到在灾区亲眼看见饿殍遍野,亲手将救命的粮草递到灾民手中,才真正明白“慈悲”二字的分量——不是空谈的怜悯,而是脚踏实地的担当。
就在这时,一阵尖锐的哨声划破山林的寂静!
“有埋伏!”护卫统领厉声喝道,拔刀的瞬间,两侧的悬崖上突然滚下无数巨石,砸向队伍中间,紧接着,箭如雨下,带着破空的呼啸声射来。
亲兵们迅速结成防御阵型,举盾格挡,刀剑出鞘的声音此起彼伏。晋王被护卫紧紧护在中间,他握紧腰间的玉佩——那是双经渡送他的护身符,据说能安神定惊。此刻他虽心跳急促,却没有半分慌乱,脑中飞快地盘算着应对之策:对方人数不明,占据地利,硬拼绝非上策,唯有拖延时间,等待援兵。
“集中火力,突破左侧山道!”晋王沉声下令,目光扫过左侧相对平缓的山坡,“那里树木稀疏,利于反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双经问渡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双经问渡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