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砚盯着地图上的虚线,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下巴,眉头渐渐舒展:“行吧,算你考虑周全。下次再有这种‘保密计划’,好歹给我个暗示,别让我跟个傻子似的,今天才知道这工厂还有隐藏功能。”
淡蓝色的光圈轻轻晃了晃,像是在点头,电子音里难得掺了丝不易察觉的“妥协”:「后续若有类似计划,会向您同步基础安全逻辑,避免信息差。」
车子停在工厂主楼前,陈砚下车,踩着冰凉的金属地板往堆放场走。不过十个小时没见,原本空荡荡的堆放场已经堆起了半人高的建筑模块--白色的是公寓房间预制件,灰色的是楼板,旁边还立着一台红色的大型起重机,金属臂折叠收在机身中间,像蛰伏的巨兽。“这起重机是给公寓施工准备的?”陈砚问。阿耳戈的子机跟着飘过来:「并不是,原本打算是给管道施工使用,后续铺设供水和下水管道,需要吊装6~8米长的预制管,这种重量的材料必须靠起重机。」
不远处,多足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从自动工厂向外搬东西--木箱里装的是服装和日杂,酒桶上印着“未来商会”的标识,都是给即将启程的亚人佣兵准备的推广商品。机器人的机械臂灵活地夹起木箱,码放在一起,没有一点磕碰,连排列都整整齐齐。
陈砚看着这一幕,忽然叹了口气:“人要睡觉,机器却不用。要是没有自动工厂连轴转,我也走不到今天。”从当初刚穿越过来,只想在伊塔黎卡搞个小贸易小镇,每天喝喝啤酒晒晒太阳,到现在撑起商会、建度假村、修迎宾馆,甚至要对接使节团,规模早超出了最初的预想。尤其是那场伊塔黎卡防卫战,像一道分水岭,把“悠闲生活”的念想彻底冲散,也推着自己往前跑。
「自动工厂的核心逻辑是“满足生产需求”。」阿耳戈的电子音打断他的思绪,带着客观的冷静,「它不会因高效而自满,也不会向人类索取回报--需要的只是原材料,以及明确的生产指令。从启动到寿命耗尽,它只会忠诚执行任务,没有多余的思想。」
陈砚愣了愣,抬头看着工厂的轮廓--自动工厂运行的十分安静,除了轻微的嗡嗡声就再没其他,如果像普通工厂那样机械轰鸣的话,陈砚他们住在别墅也就别想睡觉了。
夜风裹着自动工厂的金属凉意吹过,陈砚和阿耳戈的沉默没有持续太久,却也没再拾起关于工厂或迎宾馆的话题。陈砚下意识抬头,目光撞进一片浓得化不开的夜色里--没有熟悉的月轮悬在天际,只有漫天星辰亮得惊人,细碎的光像撒了一把碎钻,密密麻麻铺在黑丝绒般的天幕上,连银河的轮廓都清晰得能看见。
这是他第一次清晰意识到,这个世界没有月亮。
初来乍到时,满脑子都是生存的压力--第一次挥刀杀人的战栗、为了建商会四处奔波的匆忙,连抬头看天的功夫都少;后来偶尔瞥见夜空,不是被乌云遮得严实,就是被星光晃了眼,竟一直误以为那些格外亮的光团是月光,直到此刻静下心来仰望,才发现那片亮里,少了最熟悉的那轮清辉。
“你看那些星星。”陈砚伸手指向天际,指尖划过几颗格外耀眼的光点,“比地球的星星亮太多了,难道都是恒星?”他想起在地球时,月亮会把夜空照得朦胧,星光远没这么扎眼,可这里没有月亮的“干扰”,星辰的光芒肆无忌惮地铺开,却也透着一股莫名的空旷。
淡蓝色的光圈随着他的目光转向星空,阿耳戈的电子音少了几分平时的利落,多了些严谨的谨慎:「无法准确判断。现有观测设备仅能捕捉星光光谱,没有天文望远镜或轨道观测卫星,无法测定星体距离、质量等关键数据--不能排除是恒星,也可能是亮度较高的行星或星团。」
陈砚的眉头轻轻蹙起:“可我记得你之前说过,这里有潮汐引力。”潮汐是引力作用的结果,在地球,月球的引力是潮汐的主要成因,“有潮汐就该有产生引力的天体,为什么看不到月亮?”
「重力场读数显示存在潮汐引力,但来源不明。」阿耳戈的光圈闪了闪,投影出一行微弱的数据流--是近期监测到的湖水涨落曲线,规律却找不到对应天体,「可能存在观测阻碍,比如高层大气有特殊尘埃层折射光线,掩盖了月球的轮廓;也不排除人为干预的可能,但目前没有任何数据支持这个推测。」
它顿了顿,电子音里多了几分客观的局限:「我并非天体物理专项AI,数据库中没有相关理论模型和观测资料,唯一具备的天体相关功能,是在穿越裂缝后进行星体位置比对,确认是否抵达预设坐标--至于这个世界的‘月亮之谜’,超出了我的处理范围。」
陈砚看着那片没有月亮的星空,忽然觉得有些奇妙。之前总忙着建设、忙着应对战争、忙着规划未来,竟没好好留意过这个世界最基本的不同--没有月亮的夜空,亮得惊人,却也空得让人心里发虚,像少了一块本该存在的拼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在裂缝中求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在裂缝中求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