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良久,武烈猛地一拍茶台,震得茶盏叮当作响,眼中已有了决断:“好!就依你所言!不过,毅儿毕竟年轻,缺乏磨砺。先让他在北风烈大营,跟着普通军士一同操练几个月,吃些苦头,磨磨他的心性,也让他更清楚地了解底层的不易。若他经过此番磨练,依旧对经营之事抱有热忱,并能提出可行的初步方略,朕便准他尝试,放手让他去做!让他用自己的方式,为天武的民生经济做一份贡献!”
“陛下圣明。”萧瑟微微躬身。这个结果,正在他预料之中。几个月的军旅磨练,对武毅而言并非坏事。
谈妥了武毅之事,御书房内的气氛更加融洽了几分。武烈主动提起第二件事,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北境三城(陈州、凉州、滨州),赵国虽已退兵,但据报,他们撤离得极为彻底,堪称‘坚壁清野’,带走了所有能带走的物资,粮草、军械、甚至部分民用储备,留给我们的,几乎是三座空城,数十万百姓嗷嗷待哺。瑟儿,此事,你怎么看?”
萧瑟对此早有腹案,他沉声道:“赵国此举,歹毒至极。他们自知守不住三城,便行此釜底抽薪之计,意图将一个大包袱甩给我天武。数十万饥民若安置不当,顷刻间便是流民四起,暴乱丛生,不仅无法将三城化为助力,反而会拖垮我国力,消耗我国库,此乃绝户之计。”
武烈脸色阴沉,重重叹了口气:“谁说不是!赈灾,赈灾,还是赈灾!每日如同流水般的银子花出去,却只见缺口越来越大。幸好……幸好你之前点拨的钱富、孙浩那两个小子,这几个月经营盐糖之利,为内帑和国库贡献了不少进项,否则,朕还真不知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消耗。” 他言语中,对萧瑟当初的“无心”之举,充满了庆幸。
“陛下,常规的开仓放赈,只能解一时之急,且易养成惰性,并非长久之计。”萧瑟话锋一转,提出了自己的核心建议,“萧瑟以为,当以‘以工代赈’为主,辅以必要的直接救济。”
“以工代赈?”武烈目光一凝,这个词他并非第一次听说,但具体如何操作,却需详策。
“正是。”萧瑟解释道,“朝廷可从三城周边地区的官仓,紧急调拨部分存粮至三城,稳定民心,防止恐慌。同时,立刻下令,由户部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江南等产粮区,大规模收购粮食,通过漕运、官道,源源不断运往北境,以备至少半年之需。此举虽耗资巨大,但却是稳定局势的根基。”
他继续阐述“以工代赈”的细节:“然后,朝廷在三城及周边,大规模招募青壮灾民,以粮食或少量银钱为报酬,组织他们兴修水利、加固城防、修缮官道、开辟荒地、建造营房乃至重建被战火摧毁的家园。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生存所需,而非不劳而获。”
“如此一来,”萧瑟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第一,避免了单纯赈济造成的财政无底洞和资源浪费。第二,数十万劳力可迅速转化为建设力量,在极短时间内,为朝廷完成大量平时需耗费巨资和数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工程,极大增强北境防务与民生基础。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灾民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保有尊严,会对朝廷心存感激,视朝廷为再生父母,其归附之心,将远胜于单纯接受施舍。人心所向,才是统治的根基。只要我们能撑过最初最艰难的半年,待三城生产初步恢复,新的秩序建立,后续压力便会大大减轻。”
武烈听得目光越来越亮,萧瑟这一番“以工代赈”的谋划,可谓是将不利局面转化为有利机遇的妙棋!不仅解决了灾民安置问题,更顺势加强了北境建设,收买了民心,可谓是一举数得!
“好!好一个以工代赈!化被动为主动,化消耗为建设,化灾民为助力!”武烈猛地站起身,脸上阴霾尽扫,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振奋之色,“就按你说的办!朕即刻下旨,命户部、工部全力配合,统筹粮草,拟定工役项目,务必以最快速度,在北境三城将此事推行下去!”
他看着眼前沉稳自信的萧瑟,心中感慨万千。此子之才,经天纬地,远非池中之物。有他在,或许天武真的能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
夕阳的余晖将御书房映照得一片金黄,茶香依旧袅袅。一场关乎皇子前途与北境安危的重要决策,就在这对君臣(亦是舅甥)的品茗对谈中,悄然落定,为天武的未来,勾勒出了一幅更加宏大而坚实的蓝图。
喜欢异世萧瑟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异世萧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